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园杂诗六首.莲房》
《南园杂诗六首.莲房》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莲房前后熟,供啖不须齐。

肉嫩山蜂子,棱深天马蹄。

尚连馀蕊在,深映乱荷低。

脆美知新采,近根犹带泥。

(0)
注释
莲房:莲蓬。
熟:成熟。
供啖:供人食用。
齐:整齐。
肉嫩:鲜嫩。
山蜂子:比喻莲藕的形状。
棱深:孔洞深。
天马蹄:比喻莲藕的孔洞。
乱荷:杂乱的荷花。
低:低垂。
脆美:脆嫩美味。
新采:新鲜采摘。
犹带泥:还带着泥土。
翻译
莲蓬已经成熟,不必整齐地采摘供人食用。
莲藕鲜嫩如山蜂子,孔洞深邃像天马的蹄子。
莲藕还连着未凋谢的花蕊,低垂在杂乱的荷花丛中。
新鲜的莲藕脆美无比,靠近根部还沾有泥土的气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荷花采摘场景,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述,展现了荷花的鲜美与自然之趣。

"莲房前后熟,供啖不须齐。" 这两句写出了荷花已经成熟,但并不需要一次性全部采摘,可以根据需要逐渐采食,这种描写传达了一种从容不迫、享受生活的态度。

"肉嫩山蜂子,棱深天马蹄。" 山蜂子的形象,用来比喻荷花的嫩滑,而“天马蹄”则形象地表达了荷花中空的部分形状,这两句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荷花之美。

"尚连馀蕊在,深映乱荷低。" 这里描绘的是荷花还带着未完全开放的花蕊,而它们被深深地映照在水中,与周围的荷叶交织成一片繁密的景象。

"脆美知新采,近根犹带泥。" 最后两句强调了荷花的脆嫩与美味,以及它的新鲜度,还有它被采摘时带着的泥土,这些细节增添了一份生动感和真实感。

整首诗通过对荷花外形、质地、成熟程度以及采食状态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深切体验,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怀。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得仲勉书寄答其意

万里生还已岁除,刳肝犹拟献辰居。

坐看沉陆吾真愧,痴想回天汝亦疏。

相见幸留垂秃发,得归共理旧藏书。

举家总食先臣泽,薄薄田园是俸馀。

(0)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其六

古柳空心都入画,老槐蠢叶镇垂丝。

无情似汝偏多幸,及见瀛台赐宴时。

(0)

祁文恪诗卷为何润夫题·其三

元辰雪际卷频披,廿载低徊最后诗。

沈陆自关夷甫辈,味公绝口不言时。

(0)

白蜡处处产锡山石皆作玉色西人锯磨以制器布地

锡石天留待卝人,山山如玉土如银。

纵然碧眼饶机事,地宝犹支百十春。

(0)

检蒉斋手札怆然有感·其四

入江殊草草,一酹便告归。

悲君复私慰,有子逾苏瑰。

遗书苦裒辑,枉札远见咨。

语长心弥重,想见趋庭时。

定文吾岂任,后死责焉辞?

故知是鳞爪,龙性存几希。

检此趣移写,先以塞孝思。

(0)

检蒉斋手札怆然有感·其一

人寿不如纸,何论命厚薄。

手书积卅年,斩若墨新著。

行藏细事耳,胶漆吾与若。

所憾廿载中,囚置一涯各。

会话何匆匆,命驾复虚诺。

早知但一面,悔不十日醵。

凭棺邈山河,归梦更安托?

发箧向风檐,瞿然九原作。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