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馀雪在云端,五两摇风减晓寒。
谷应笙簧成两部,日涵烟水上三竿。
相逢戏事留仙传,如在英魂激壮肝。
分职幽明均报国,愿神终赐免空官。
苍山馀雪在云端,五两摇风减晓寒。
谷应笙簧成两部,日涵烟水上三竿。
相逢戏事留仙传,如在英魂激壮肝。
分职幽明均报国,愿神终赐免空官。
这首宋诗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先贤的敬仰与寄托。首句“苍山馀雪在云端”展现了山头积雪尚未消融,如云般挂在天际的画面,透露出一丝冷寂和清新。次句“五两摇风减晓寒”中的“五两”是古代测定风向的工具,这里借以象征时节转换,微风吹过,早晨的寒意稍减。
第三句“谷应笙簧成两部”,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山谷的回声比作笙簧的两部乐章,暗示了生机勃发的春意。第四句“日涵烟水上三竿”描绘了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水面的情景,形象地展示了日出时分的宁静与温暖。
第五句“相逢戏事留仙传”表达了诗人对滕公祠中仙人故事的欣赏,仿佛能感受到先贤的精神风貌。最后一句“如在英魂激壮肝”和“分职幽明均报国”则表达了诗人对滕公等英雄人物的敬仰,他们虽已逝去,但精神激励着后人报效国家。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先贤的忠诚与敬仰之情。
春水方生谷。看牧人、夕阳叱犊,散在冈峦伏。
植杖危石憩,抛卷微咏,一带垂杨绕溪绿。
悠扬笛声续。点缀桃林新汤沐。
坡平草长,摩痒尾相逐。
閒澹意各适,暖风轻远天暮。回首玉堂梦初熟。
屈指中和多日。拂面余寒犹栗。
却睹小阶蓂荚,又遇香闺佳夕。
结伴停针,倚栏细数花枝,芳信暗通消息。
弱线忙收拾。桃靥吉缬,已是春光一刻。
明媚几时,风和雨轻寒食。
散步花前,吹来燕语莺歌,促入踏青游笈。
飞毂转黄埃,看群翾,炫目千般稀趣。
余念拨寒灰,仙山里,欢结琼壶幽素。
低鬟听讲,佛香一缕横青雾。
安顿心魂消苦行,因果细参兰絮。
西风吹远,禅花正无聊,又送维摩归去。
江岸遍枫林,秋江冷,照见蒲帆分路。虚廊悄步。
澹踪闲觅还疑遇。
寒菊无言人悄悄,钟后霜枝摇暮。
因谁苦费心魂,吟身更比春前瘦。
虚消髀肉未成,勋业居然癯叟。
俊赏浑忘,姿年难再,劳生依旧。
只镜中凝睇,自家默喻,千般意,都孤负。
那有生平时候。煽妖氛、龙虬方斗。
早衰若我,关门息影,几时能彀。
只自舒怀,中宵看剑,高楼呼酒。
好加餐却念,孱躯久健,古来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