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淡公二首·其一》
《送淡公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燕本冰雪骨,越淡莲花风。

五言双宝刀,联响高飞鸿。

翰苑钱舍人,诗韵铿雷公。

识本不识淡,仰咏嗟无穷。

清韵生物表,朗玉倾壶中。

常于冷竹坐,相语道意冲。

嵩洛兴不薄,稽江事难同。

明日若不来,我作黄石翁。

何以兀其心,为君学虚空。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赠送给友人淡公的两首诗之一。诗人以燕和越的比喻,赞美淡公如冰雪般高洁,如莲花般清雅。他将淡公的才情比作五言双宝刀,意象生动,显示出其文采飞扬。接着,诗人称赞淡公的诗韵深沉有力,如同雷公之鸣,令人赞叹。

诗中“识本不识淡”一句,表达了对淡公深刻内涵的欣赏,感叹其深藏不露的淡泊气质。接下来,诗人以“清韵生物表,朗玉倾壶中”描绘淡公的诗才如同清泉流淌,又如美酒倾倒,富有感染力。

诗人与淡公常在冷竹下交谈,探讨道义,显示出他们深厚的友情。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如果淡公未来不再来访,自己也将如黄石翁般静守内心,只为淡公学习虚空的境界,以示对友情的执着和敬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淡公的敬佩和友情,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苏幕遮二首·其二

湿鸳绡,寒麝炷。一样今宵,抛却春三五。

别后月圆知几度。不信天涯,犹有团圞处。

卜金钱,裁尺素。鹊语灯花,总是无恁据。

五月江城书到否。拥髻开缄,一枕黄梅雨。

(0)

望江南六首·其五

清明忆,谢墅步头船。

翠管银罂杨柳海,画帘团扇丽人天。花压锦帆偏。

(0)

满江红九首·其九

窄窄纤袿,恰俺映、兰襟深处。

还惹得、丝丝香细,绣檀微炷。

粉叶薄沾金凤翼,红椒对吐银莺味。

认一痕、珠络领巾斜,春心露。

衬背衱,侵腰素,欣熨贴,都如许。

望红廧,一抹闲情能赋。

香汗暖蒸重锦角,玉酥隐起纤罗缕。

问檀郎、可解护温黁。痴情诉。

(0)

满江红九首·其六

帘底银蔷,刚新试、单衫轻扇。偏不许,书长人寂。

暂时相见。宝甃睡猧梅子落,粉屏乳燕杨花暖。

更小窗、低映画蝉纱,芭蕉短。

寻汉佩,芳蘅券,留必枕,丛兰怨。

恁章台走马,小重山远。

腰瘦画裙声更细,鬟慵钿额妆都懒。

记纱厨、隐卧绣芙蓉,移灯看。

(0)

南歌子二首·其二

裙衩文鸳窄,钗梁粉蝶娇。

才离眼底已销魂,难道忍心撇过又今宵。

佩响侵银箔,炉薰度紫绡。

月斜花径路迢迢,如此思量魆地忒无聊。

(0)

贺新郎二十首·其八

一纸从头读。正灯前、东风猛撼,狂花盈屋。

差喜故人犹健在,留得空山歌哭。

还苦耐、吟诗穷独。

覆卵倾巢都不计,只虚名、抵死争残局。

期老享,文章福。

城南当日同追逐,最难忘、徐公风貌,鲁生高躅。

嚼舌堂堂传骂贼,恨血千秋埋绿。

更惨绝、横流湛族。

憔悴儒冠差不负,问斯人、九地谁能赎。

还忍听,山阳曲。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