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伤局促,散怀唯小园。
鸣禽下荒寂,孤木倚高寒。
闰月长蔬甲,清霜瘦竹竿。
荆人重鲜食,怪我厌鱼餐。
岁晚伤局促,散怀唯小园。
鸣禽下荒寂,孤木倚高寒。
闰月长蔬甲,清霜瘦竹竿。
荆人重鲜食,怪我厌鱼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田园的生活情趣。诗人通过对小园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岁晚伤局促,散怀唯小园。”这里,“岁晚”指年终岁末,常令人感到时光飞逝、事业未遂之感。"伤局促"则是说诗人对狭窄封闭的空间感到悲哀,而“散怀唯小园”表明诗人在自己的小园中寻找到了心灵的安顿。
“鸣禽下荒寂,孤木倚高寒。”这两句通过描写鸟儿归巢于荒凉寂静之地和孤独的树木依傍着高寒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
“闰月长蔬甲,清霜瘦竹竿。”“闰月”是指农历中多出来的一个月份,也就是所谓的“闰月”,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漫长和缓慢。"长蔬甲"则是说植物生长得很茂密,而“清霜瘦竹竿”则描绘了清晨霜冻下竹子显得更加单薄和脆弱。
“荆人重鲜食,怪我厌鱼餐。”这两句反映出诗人的生活观念与常人不同。"荆人"指的是田园生活的人们,他们珍视新鲜的食物;而诗人自己却对平日所食用之鱼感到厌倦,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饮食习惯的超然。
总体来说,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隐逸自适的情怀。通过田园景物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生活,是一首蕴含深厚哲理的田园诗篇。
扣我山寮门,乃是我法侄。
来情不用推,一一皆著实。
生柴带叶烧,新水敲冰汲。
难得再相逢,今年六十七。
归去望东溟,天岸一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