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入东湖谒契如和尚·其二》
《初入东湖谒契如和尚·其二》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祖翁旧业未荒芜,赖有西乾古丈夫。

白社一灯悬太白,湖光千顷接天湖。

林间趺坐花香满,水际閒行鹤影癯。

珍重清光似明月,长留孤棹在菰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初访东湖拜见契如和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僧侣生活的和谐之美。

首联“祖翁旧业未荒芜,赖有西乾古丈夫”,开篇即以“祖翁”指代契如和尚,赞颂其如同西乾古贤,虽年岁久远,但道业不衰,精神犹存。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和尚比作守护传统与智慧的“古丈夫”,表达了对他的尊敬和仰慕之情。

颔联“白社一灯悬太白,湖光千顷接天湖”,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壮丽景象。白社,可能是指简陋的居所或隐士的住所,此处借指和尚的住处。一盏孤灯照亮了夜空中的太白星,而广阔的湖面仿佛与天空相连,形成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这两句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意境。

颈联“林间趺坐花香满,水际閒行鹤影癯”,转而描写和尚的生活状态。在林间盘腿而坐,四周弥漫着花香,表现了和尚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而在水边悠闲漫步时,鹤影显得格外瘦削,暗示了和尚内心的宁静与超然。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和尚修行生活中的平和与自在。

尾联“珍重清光似明月,长留孤棹在菰蒲”,以月亮的清辉比喻和尚的智慧与品德,如同明月般清澈明亮,永远照耀着人们的心灵。同时,“孤棹在菰蒲”则象征着和尚如同独木舟一般,在茫茫人海中坚守自己的信仰与道路,表达了对和尚坚定信念和高尚人格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僧侣生活的描绘,展现了禅宗文化中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境界,以及对高洁人格的颂扬。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学中曝御书次光虞韵

晴暾煜煜眩晨光,洗眼来窥云汉章。
身拜玉阶元夕学,手披金笈有天香。
风翔凤翼尤妍媚,云卷奎躔不覆藏。
尚想承平閒气象,从臣鹄立侍君王。

(0)

饮文氏园是日鹊噪于庭坐上烛花无数就试者凡

虎变龙腾各有心,诸公高宴盍朋簪。
烂开数对迎祥烛,合噪仍来报喜禽。
人似月娥元自近,酒名天禄莫辞深。
坐中五客联登去,他日华堂榜桂林。

(0)

宇文德济约游财富庆值客不果从德济有诗次韵

午枕风轻睡足时,起来閒掩竹间扉。
登山剧欲君联臂,出户那堪客挽衣。
失脚半生沈世网,掀髯一笑见天机。
青山好去应须去,蘧瑗于今已觉非。

(0)

元质携客渡江饮於村居

一篙寒碧碎鳞鳞,数尺孤舟仅著身。
江水煮鱼还地脉,瓦盆盛酒见天真。
颇容老子赊閒日,聊与青山作主人。
不用樽前蜀粉黛,远峰元解作眉颦。

(0)

白云先生鲁叶殿丞交之父有隐节其居徽考秘则

白云先生去何从,烟霞高人继其踪。
两朝恩光照岩穴,映墙竹柏清阴同。
高人已注丹台籍,白云子孙食不给。
人生有累岂妻孥,生羡金门羽衣客。

(0)

东岩施头陀所隐也头陀唐人初居郡之奉对寺太

胜地忆屡到,变革非昔年。
律居扫积陋,禅房侈旧观。
老衲不可见,遗事故老传。
使君擅一壑,凭愚妄自贤。
定心初不摇,蚊虻卒飞前。
赫然涨蛙腹,欲以火燎天。
一笠渡清波,绝壁守两斑。
游戏出小异褫骇飞残魂。
慢敬汝则劳,道力屹如山。
一笑置勿问,炉薰袅轻烟。
洗盏酌石溜,吻颊冰雪寒。
却忆飞泉句,泫然思老仙。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