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竹西涯满,清风日在君。
故根依净土,新叶拂晴云。
簇簇龙孙长,翛翛凤吹闻。
我行频欲过,藉此避尘氛。
种竹西涯满,清风日在君。
故根依净土,新叶拂晴云。
簇簇龙孙长,翛翛凤吹闻。
我行频欲过,藉此避尘氛。
这首诗描绘了竹林的清幽与生机,诗人以“种竹西涯满”开篇,生动地展现了竹子在西边地界繁茂生长的景象。接着,“清风日在君”一句,巧妙地将清风与竹林联系起来,暗示了竹林中常有清风徐来,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故根依净土,新叶拂晴云。”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竹林的自然环境,竹子扎根于净土之中,新长出的叶子轻轻拂过晴朗的天空,既表现了竹子的生命力,也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簇簇龙孙长,翛翛凤吹闻。”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竹笋比作龙之子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竹笋破土而出的场景;同时,通过“凤吹闻”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竹林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我行频欲过,藉此避尘氛。”表达了诗人对竹林的喜爱与向往,每当他行经此处,都希望能借此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只道余成解析薪,岂知清思也能分。
子渊虽是吾宗族,断不依它制约文。
覆舟无伯夷,祸及向谁咎。
重经蹉跌处,翕忽神不守。
除却夏侯公,谁复闭目走。
垂堂岂无识,其奈摇中久。
安能如芸夫,蚩蚩老南亩。
为眼不计脚,聊随简齐后。
探幽非离群,契妙似独有。
渊乎真奇逢,可谓不吾负。
神交自兹往,盟作忘年友。
何必强求仙,直要骑毛狗。
所困良匪薄,所惊亦复厚。
持以问东坡,河豚此同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