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年年苦旱乾,经过水草亦艰难。
饥人不向空田立,客路真当出塞看。
白日骖騑齐税驾,黄沙饼饵一登盘。
书生岂有先忧志,感此方能日饱餐。
东海年年苦旱乾,经过水草亦艰难。
饥人不向空田立,客路真当出塞看。
白日骖騑齐税驾,黄沙饼饵一登盘。
书生岂有先忧志,感此方能日饱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平原道中的所见所感,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环境的艰苦与生活的不易。
首联“东海年年苦旱乾,经过水草亦艰难”开篇即点明了背景——连年干旱使得东海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即便是经过水草丰美的地方也难逃艰难的命运。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东海的干旱与水草的丰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颔联“饥人不向空田立,客路真当出塞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在这样的环境下,饥饿的人们不会站在空无一物的田野上,而是选择前往更远的地方寻找生存的机会。这不仅反映了人们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无奈,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状态的关注。
颈联“白日骖騑齐税驾,黄沙饼饵一登盘”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生活细节。在漫长的旅途中,太阳西下,诗人与同伴一同卸下马匹,准备晚餐。餐桌上摆着的是黄沙饼饵,简单而朴实。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朴素态度的认同。
尾联“书生岂有先忧志,感此方能日饱餐”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升华。作为一位读书人,他或许有着远大的理想和忧虑,但正是眼前的这些景象触动了他的心弦,让他能够暂时放下心中的忧虑,享受一顿简单的晚餐。这既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也是对当下处境的一种接受和适应。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旅途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