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梨花》
《梨花》全文
宋 / 王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一身娇韵倚东风,骨腻肌香易粉融。

好向晓光垂露看,杨妃梳洗出唐宫。

(0)
注释
娇韵:形容女子的娇媚风韵。
倚东风:借春风来描绘女子的柔美姿态。
骨腻肌香:形容女子肌肤白皙、体香。
易粉融:暗示肌肤之细嫩,连化妆品都难以持久。
晓光垂露:清晨的阳光和露珠,营造出清新明亮的氛围。
杨妃梳洗:以杨贵妃的典故,形容女子的美丽和高贵。
唐宫:指代唐代皇宫,暗示历史背景。
翻译
她娇美的身姿依偎在春风中,肌肤细腻如脂,香气宜人,容易被粉黛所融化。
最好是在清晨阳光下观赏,仿佛看到杨贵妃在唐代宫廷中梳妆打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梨花盛开的美丽景象。"一身娇韵倚东风,骨腻肌香易粉融"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将梨花的柔美与女性的温婉做了巧妙的结合。"娇韵"指的是梨花轻盈优雅的声音,而"倚东风"则是它在春风中摇曳生姿,显得格外娇嫩。"骨腻肌香易粉融"则形象地描绘了梨花的质感和气息,如同女性的皮肤一样细腻而有香气。

接下来的"好向晓光垂露看,杨妃梳洗出唐宫"两句,则将时间场景转换到了清晨。诗人建议在朝霞与露水交织的早晨去观赏梨花,这时分更能突显其纯净与高雅。而最后一句"杨妃梳洗出唐宫",则通过历史上著名美女杨贵妃的形象,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韵味。这里的"梳洗"暗示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态,而"出唐宫"则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繁华与贵族生活的奢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巧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美好而又带有历史沉淀的梨花世界。

作者介绍

王镃
朝代: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猜你喜欢

春日对酒酬郑公启

与君相见即相欢,况值芳春感二难。

尊酒且邀花底醉,流年不用镜中看。

江头草色侵衣袂,雨后莺声满石栏。

世事悠悠祇如此,出门何处可弹冠。

(0)

咏西施

浣纱白石上,本住越溪滨。

一入吴王苑,遂为倾国人。

春华娇艳质,秋水助精神。

寄谢东邻女,双蛾莫效颦。

(0)

送人以故将召用

秋风大道傍,立马尽馀觞。

兴逐孤云远,情随去路长。

廉颇思赵士,汉主忆冯唐。

莫奏桓伊笛,萧条两鬓霜。

(0)

赋得龙江送萧御史

君不见龙江水流东到海,天堑由来知几代。

三月春潮绕帝城,喷雪鸣涛走澎湃。

往事流残落照中,六朝遗迹恨无穷。

清时不用限南北,万国梯航此日通。

烟开目极澄波渺,海门一点孤帆小。

势吞九派落云间,雄浸三山出天表。

江上潮来一送君,中流宛见绣衣新。

青年好遂澄清志,莫羡当时击楫人。

(0)

杨进士新卜幽居

大隐在朝市,萧然小蓬丘。

药栏醉歌鸟,竹径沿清流。

良朋偶而集,杂花映觥筹。

遂忘簪组念,颇似山林幽。

片云池上来,傍我几席浮。

重游未超隔,佳会何能酬。

(0)

感寓·其二十九

凌晨采琅玕,溯彼洛水涯。

翛然有神遇,绰约间令姿。

投我以佩环,却致交甫辞。

艳色岂不姣,赠赂良亦稀。

但恐结缡好,中道有所亏。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