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羁危日,孤儿恸绝时。
艰难归敝屋,寂寞向空帷。
耿耿中宵立,涟涟尽日悲。
不能成一寐,托梦接光仪。
万里羁危日,孤儿恸绝时。
艰难归敝屋,寂寞向空帷。
耿耿中宵立,涟涟尽日悲。
不能成一寐,托梦接光仪。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至家》表达了诗人在万里之外漂泊艰辛,家中亲人遭遇不幸,孤儿泣涕的深深哀痛之情。"万里羁危日"描绘了诗人长期在外的困苦与危险,"孤儿恸绝时"则揭示了家中悲剧的发生,孤儿的悲泣声撕心裂肺。回到破败的故居,诗人感到孤独和寂寞,只能面对空荡的帷帐,内心充满无尽的悲伤。
"耿耿中宵立"写出了诗人彻夜难眠,站立在深夜中,"涟涟尽日悲"则进一步刻画出他整天沉浸在悲哀之中。最后,诗人无法入睡,只能寄托于梦境,希望能够与亲人再次相见,"托梦接光仪"表达了他对亡者的深深思念和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挚爱和生活的无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