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未奏边云悄,长啸一声山月小。
狂虏归思悲夜老,身未到家心已到。
山云不似塞云腥,云中倚阑时一声。
悠然清闻四十里,何独重围空万骑。
胡笳未奏边云悄,长啸一声山月小。
狂虏归思悲夜老,身未到家心已到。
山云不似塞云腥,云中倚阑时一声。
悠然清闻四十里,何独重围空万骑。
这首诗《啸云》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边塞景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画面。
首句“胡笳未奏边云悄”,以“胡笳”这一边塞乐器的未奏,营造出边疆的宁静氛围,暗示着紧张局势的暂时缓和。接着,“长啸一声山月小”一句,通过主人公的一声长啸,使得山间之月仿佛因之而显得更为小巧,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激荡与壮志豪情。
“狂虏归思悲夜老,身未到家心已到。”这两句诗将个人的情感与边塞的现实紧密结合,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年华老去的感慨。即使身体还未踏上归途,但心灵早已跨越千山万水,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家园。
“山云不似塞云腥,云中倚阑时一声。”这里通过对比山间的云与边塞的云,突出了边塞环境的特殊性,同时也借倚阑时的一声,进一步渲染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最后一句“悠然清闻四十里,何独重围空万骑。”则以悠远的清音回荡在四周四十里的广阔空间,反衬出边塞战场的寂静与空旷,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奈,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身处重重包围,仍有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独特风貌,以及诗人对于国家、家乡和自我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