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秋云吐,万丝山雨萦。
塞垣经已惯,立马待天晴。
一片秋云吐,万丝山雨萦。
塞垣经已惯,立马待天晴。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雨景,充满了宁静与深邃之感。首句“一片秋云吐”,以“吐”字生动地展现了秋天云层的舒展与丰富,仿佛是大自然在缓缓释放着它的韵味。接着,“万丝山雨萦”一句,通过“万丝”这一形象比喻,细腻地描绘了雨丝如织,缠绕在山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悠远的意境。
“塞垣经已惯,立马待天晴”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时的从容与期待。这里,“塞垣”泛指边疆或险要之地,暗示诗人可能身处偏远或艰难的环境之中。然而,面对风雨,他并未表现出慌乱或逃避,而是选择“立马待天晴”,即稳坐马背,静静地等待雨过天晴。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接纳,以及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悟,以及在面对自然变化时所展现出的超然态度。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蕴含了诗人对于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峻阪车能行,颠仆或平陆。
沧海舟能通,倾覆在浅渎。
前鉴诚非遥,历历骇心目。
展骥与割鸡,虚声莫驰逐。
星星火燎原,涓涓流盈谷。
弹琴不下堂,敢云治已肃。
百里风烟赊,千家耳目属。
置水可投书,削木可为牍。
片言勿轻弃,细事亦详鞫。
即小以寓大,慎哉为民牧。
从来举大事,要欲众志定。
小利亦何庆,小失亦何病。
阿逆之初叛,众论已纷竞。
统勋督陕甘,储需任所胜。
欲弃巴里坤,是殆乱军令。
治罪易廷桂,并令随军进。
五年大功成,释罪重从政。
赏罚寓经权顺应自取听。
十馀年黄阁,总兼部务仍。
遇事既神敏,秉性原刚劲。
进者无私感,退者安其命。
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