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禦戎无上策,唯凭仁义是中原。
王师问罪固能道,天子蒙尘争忍言。
二晋乱亡成茂草,三君屈辱落陈编。
公闾延广何人也,始信兴邦亦一言。
自古禦戎无上策,唯凭仁义是中原。
王师问罪固能道,天子蒙尘争忍言。
二晋乱亡成茂草,三君屈辱落陈编。
公闾延广何人也,始信兴邦亦一言。
这首《左衽吟》由宋代诗人邵雍所作,深刻探讨了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国家兴衰的主题。邵雍以“自古御戎无上策,唯凭仁义是中原”开篇,点明了自古以来抵御外敌并无完美策略,唯有秉持仁义之道才是治理中原之根本。接着,“王师问罪固能道,天子蒙尘争忍言”,表达了对国家军队出征和君主流离失所的无奈与痛心。
随后,“二晋乱亡成茂草,三君屈辱落陈编”,通过历史典故,指出晋国的混乱导致的灭亡以及君主的屈辱,如同历史长河中的草木与篇章,成为后世的警示。最后,“公闾延广何人也,始信兴邦亦一言”,邵雍借由“公闾延广”这一人物,强调了言语的力量,认为兴盛国家可能仅需一句真言,体现了他对道德与言论在国家治理中重要性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左衽吟》不仅展现了邵雍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其对道德与仁义的重视,以及对国家兴衰的深沉思考。
燕山秋更好,况复值新晴。
一径幽花闹,千岩晚瀑明。
寺危迂路入,水漫信船行。
尝栗皱初破,开梨颊未赪。
松萝扶斗上,剑戟插沙平。
秦赵封疆密,岷峨气象清。
五龙丹桂尽,万马蹛林横。
韫玉人时得,埋钱事可惊。
画图传辋水,醉倒恋增城。
为报南归客,应须自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