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黄出寒,漠漠白铺汀。
鸟去风平篆,潮回日射星。
茫茫黄出寒,漠漠白铺汀。
鸟去风平篆,潮回日射星。
这首宋代诗人龙太初的《咏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沙漠的壮丽景色。首句“茫茫黄出寒”以“茫茫”二字开篇,营造出广阔无垠的荒凉景象,接着“黄出寒”三字生动地勾勒出沙漠在寒冷季节里呈现出的深黄色调,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次句“漠漠白铺汀”则通过“漠漠”与“白铺”两个词组,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将视线引向远处的水边,一片片白色的景象与黄色的沙漠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沙漠与水体交汇处的独特风光。
接下来,“鸟去风平篆”一句,巧妙地运用了“篆”字,形象地描绘了鸟儿飞翔时留下的痕迹,如同篆刻在空中的线条,既表现了沙漠中鸟儿自由翱翔的场景,又增添了画面的艺术感。最后,“潮回日射星”则将视角转向时间的变化,随着潮水的退去,太阳的光芒照射在沙漠上,仿佛在沙漠表面投下了点点星光,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蕴含着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沙漠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深刻的感受和独特的审美体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会合自昔有,兹遇谅非常。
孰知谪馀者,而复登君堂。
承颜惬素仰,聆论慰离伤。
矧乃二月中,物景届春阳。
历历嘉禽哢,靡靡众树芳。
清芬已云好,重有酒盈觞。
询候举旧札,摅情藉新章。
荣贵岂衷慕,所蕲乐时康。
平世隐大奸,祸起连干戈。
纷纷杀戮馀,转徙婴札瘥。
丧氛不可望,散漫翻洪波。
号呼递渐染,瞬息俱灭磨。
向来膏粱子,被服华绮罗。
菅蒯倏缠裹,委弃山之阿。
顾匪金石交,厄会其柰何。
吾贫老环堵,与世常蹉跎。
况此灾患林,屏藏谢经过。
晨夕坚苦淡,分安志无他。
阖门或苟全,天赐良以多。
有时诵陈编,桂竹供婆娑。
后日将焉知,且复托永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