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怨歌行》
《怨歌行》全文
南北朝 / 庾信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

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

(0)
注释
金陵:古邑名,今南京的别称。
战国楚威王七年(前333年)灭越后在今南京清凉山(石城山)设金陵邑。
长安少年:西汉武帝时,多选良家少年宿卫建章宫,这些人便有“羽林少年”、“长安少年”等称呼。
何处天边:指远在天边的故乡。
胡尘:泛指中原与北方及西方各少数民族的战事。
尽:指战事平息。
此曲:指这首《怨歌行》曲。
断弦:弦断。
“心随断弦”指心随断弦而碎,表示悲痛到了极点。
翻译
家住在江南水乡金陵边,嫁给了长安少年。
回首故乡双泪落,群山遮眼不知在哪边。
战争何时能完结,明月何时能再圆?
吟成这首怨曲向君弹唱,不觉心凄弦也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因婚姻远离家乡,内心充满对故土的思念与不舍。诗人通过她的口述了对丈夫的依赖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表达了女子从南方的金陵移居到北方的长安,并且因婚姻与一位长安的男子相守。这里体现了古代女性随丈夫迁徙生活的命运。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则展示了女子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她在思念家乡时,甚至分不清眼泪与天边的界限。这里透露出古人对于家乡的情感是多么的深厚。

"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中,"胡尘"指代北方边疆的沙尘,象征着战争和动荡;"汉月"则是对明亮月光的美好愿望。女子在期待着战乱终结、月亮重现的那一天。这两句抒写了诗人对于和平美好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最后,"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表达了女子为了丈夫能够唱出这悲凉之曲,却不自知自己的心也随着这首歌如断了的琴弦一般痛苦。这里展现了一种深情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乡愁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情诗,通过女子的情感抒发,折射出战乱时期人们对于平静生活的渴望,以及个人命运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力感。

作者介绍
庾信

庾信
朝代:南北朝   籍贯:北周时期   生辰:513—581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
猜你喜欢

游仇池坞访道初和尚

一径盘旋上,巉岩不可攀。

白云藏野寺,黄叶满秋山。

人语晴烟外,禅心碧水间。

蒲团随意坐,倦鸟带云还。

(0)

秋晚

秋晚客京洛,缁尘衣裳单。

朔风起暮色,激激吹天寒。

飞鸟投故林,浮云归旧峦。

如何奔驰子,欲往无羽翰。

置肠辘轳索,转折千百盘。

置心机杼丝,促织千万端。

常恐瘦形骸,高堂梦里看。

昨来双鲤鱼,勤劬问眠餐。

知我未归去,老泪不肯乾。

器业无成就,强慰其实难。

明发不得寐,结怆摧心肝。

(0)

雨后东海道中

泼墨云深雨脚斜,又添生意到桑麻。

扑衣新绿低槐乳,夹道清香散枣花。

古壁丹青寻野寺,疏篱烟火见人家。

儿童指点东瀛路,碧落晴消万缕霞。

(0)

积雪

积雪晦原陆,竹村人掩扉。

南邻暮招鹤,不使入云飞。

(0)

韬光

户外双峰散午晴,江湖分绕越王城。

何当留宿山僧榻,破晓来看海日生。

(0)

黄山道中

乱石叠危路,层岚列翠屏。

云林照水白,麦陇夹山青。

鸡犬无声息,人烟在杳冥。

溪花好颜色,随处自飘零。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