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其五》
《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其五》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翠鸟质微细,乃以羽自戕。

犀象兽之雄,每因齿角亡。

物生无巨小,适用反相伤。

犬羊死柔弱,虎豹死暴强。

彭聃死于寿,夭者死于殇。

万生谁长存,所贵德誉光。

古来志节士,立身有大方。

孰云萧艾丛,果胜兰蕙芳。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方孝孺创作,名为《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的第五首。诗中通过一系列对比和比喻,探讨了生命、道德与声誉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

首先,诗的前四句“翠鸟质微细,乃以羽自戕。犀象兽之雄,每因齿角亡。”通过翠鸟和犀牛大象的象征,表达了个体在追求自我保护或展现自身力量时,往往以牺牲自己为代价的主题。翠鸟以羽毛自伤,犀牛大象因牙齿和角而亡,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脆弱性和自我毁灭的倾向。

接着,“物生无巨小,适用反相伤。”这一句深化了上述观点,指出无论生物大小,都可能因为某种特质而受到伤害,强调了适应性与相互影响的复杂性。

“犬羊死柔弱,虎豹死暴强。”通过犬羊和虎豹的对比,进一步阐述了力量与生存的关系。柔弱的犬羊因自身的弱点而死亡,而强大的虎豹则可能因过度的力量而遭遇危险,暗示了力量与生存之间微妙的平衡。

“彭聃死于寿,夭者死于殇。”这一句将长寿与早逝进行对比,指出寿命的长短并非决定生死的关键,真正的价值在于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声誉(“所贵德誉光”)。

最后,“万生谁长存,所贵德誉光。”强调了在众多生命中,只有那些拥有高尚品德和光辉声誉的人才能真正被记住和尊敬。

“古来志节士,立身有大方。”表明了诗人对古代有志气、有节操之士的敬仰,认为他们能够坚守正直,不随波逐流。

“孰云萧艾丛,果胜兰蕙芳。”以萧艾(低劣的植物)与兰蕙(高雅的植物)作比,说明即使在恶劣环境中,高尚的品质也能绽放出光彩,如同兰蕙在萧艾丛中依然能散发出芳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生命、道德与声誉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价值与地位,体现了方孝孺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湖居即事寄仁侄

讲退临流独倚筇,尘埃无处寄闲踪。

青山归去心长在,白发生来事转慵。

门径草深梅雨歇,像龛灯暗水烟浓。

相知唯有摇松客,时辱音书慰病容。

(0)

令僧把衲

七八既难,直须教透。来不在前,去不在后。

粗细自看,紧缓相就。

一日圆成呈似君,想得诸方未知有。

(0)

颂古九首·其一

无根树子一株,山翁不费诛锄。

锤碎千年桃核,不须缘木求鱼。

(0)

有怀

月淡犹明树,岩幽钟磬微。

露滋三径草,寒入五更衣。

栖托情何限,峥嵘岁且归。

漱流今已矣,无限故山薇。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六十三

慧日峰高,门庭壁立。放一线开,从这里入。

(0)

题参政楼公二圆相图

皎然书平定字,攻愧写二圆相,引得多少平人望云上树。

且喜两没交涉,要知的实,却须亲见石田。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