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荒村渡,人家落照边。
远看彭泽树,羞上洞庭船。
草色迷芳甸,江声起宿烟。
此身随物役,空羡白鸥眠。
湖口荒村渡,人家落照边。
远看彭泽树,羞上洞庭船。
草色迷芳甸,江声起宿烟。
此身随物役,空羡白鸥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湖畔景象。诗人站在湖口荒村渡口,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村落与水面之上,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显寂寥的氛围。远处的彭泽树影与洞庭湖的船只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人生的漂泊与无奈。
“草色迷芳甸,江声起宿烟”,这两句细腻地刻画了湖边的景色。青草覆盖的田野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迷人,而江水的潺潺声与远处升起的薄雾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与静、声与色相融合的画面。这种景象不仅美得令人心醉,也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最后,“此身随物役,空羡白鸥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在物质世界中奔波劳碌,难以摆脱世俗的束缚,只能羡慕那些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白鸥,能在夜晚安然入眠。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是对内心平静生活的渴望,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南湖绿净无今古,年年夕阳红湿。
卖酒人家,试香池馆,一样帘波三尺。荒凉故迹。
想曲曲阑干,玉纤曾拍。
旧日妆台,杏梁除是燕相识。
袈裟初地又改,剩横枝瘦影,吹透邻笛。
老去秋娘,后来词史,画里依然裙屐。垂杨自碧。
便啼煞春禽,不成春色。花月沧桑,水楼传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