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琴有奇响;佩剑少邪心。
- 鉴赏
此句“弹琴有奇响;佩剑少邪心。”出自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梁鼎芬的《课儿联》之八七〇。在鉴赏时,我们需从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从字面意义上,“弹琴有奇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琴声悠扬,音韵独特,非同凡响。这不仅赞美了琴艺的高超,也暗示了琴声能引发心灵的共鸣,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与净化。而“佩剑少邪心”,则通过佩戴宝剑的形象,表达了持有正直之心、远离邪恶之意。这里的“剑”象征着力量与正义,而“少邪心”则强调了内心的纯净与道德的高尚。
其次,从深层含义来看,这两句话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与互补。琴声的“奇响”与佩剑的“少邪心”分别代表了艺术之美与道德之善,它们共同构成了理想人格的两个重要维度。琴声的美妙不仅仅是听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它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高尚情操的向往。而佩剑的寓意,则提醒人们在追求艺术的同时,也要坚守道德底线,保持内心纯洁,不为外物所动,不为诱惑所扰。
综上所述,这两句话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道德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通过琴声与佩剑的象征,诗人传达了艺术与道德并重、内外兼修的人生哲学,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日述怀五首·其五
盈盈东窗姝,粲粲西楼姬。
东风二三月,相向拂娥眉。
娥眉各宛曲,玉佩光陆离。
鸣筝左右弹,凤管双双吹。
曲意承光宠,惜此艳阳时。
南邻有少妇,闭门敛容仪。
碧草掩行迹,白日守空帷。
过时独不售,徒为当世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