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已上白云间,问是登天经几弯。
佛在绝窝藏圣骨,人从烟窟叩禅关。
数来殿阁今千载,名萃东南此一山。
我亦归休林下久,直将心事付潺潺。
山高已上白云间,问是登天经几弯。
佛在绝窝藏圣骨,人从烟窟叩禅关。
数来殿阁今千载,名萃东南此一山。
我亦归休林下久,直将心事付潺潺。
这首明代诗人饶相的《登阴那山》,以壮丽的山景为背景,描绘了攀登过程中的哲思与感悟。
首联“山高已上白云间,问是登天经几弯”,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山之高峻,仿佛已与白云相接,登山之路曲折蜿蜒,如同攀登至天际。这里不仅展现了山的雄伟,也隐喻了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颔联“佛在绝顶藏圣骨,人从烟窟叩禅关”,转而探讨精神层面的追求。绝顶之上,仿佛有佛祖留下的圣骨,象征着精神的崇高与永恒;而“烟窟”则可能指代尘世的烦恼与困惑,人们通过修行,穿越这些困扰,叩开禅门,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精神追求相结合,表达了对超越世俗、追求心灵纯净的向往。
颈联“数来殿阁今千载,名萃东南此一山”,赞美了阴那山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位。千年来,无数的殿阁见证了这座山的辉煌,它成为了东南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一联既是对山的赞美,也是对时间与历史的感慨。
尾联“我亦归休林下久,直将心事付潺潺”,诗人自述,自己在山林中隐居已久,将心中的思绪寄托于山间的流水之中。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释放与寄托。潺潺的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也暗示着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阴那山壮丽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人生、精神追求和自然之美的感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蓟门旁,风雪暮,掠乌鸢。莽平皋、衰柳凝烟。
千金市骏,乌骓紫燕铁连钱。
功名汗马,骋骐骥、万里扬鞭。缅遗踪,如奔电。
抚易水,吊幽燕。但鸦栖、鹿走狐穿。
望诸已矣,昭王旧迹夕阳边。
兴亡何限,荒台畔、春草年年。
苏门鸾啸,尽东华尘坌,离魂凄绝。
把手琼箫明月下,一笛又吹横铁。
练水鱼肥,黄山鹤瘦,溪树绕莺舌。
北窗高卧,长卿已倦游辙。
试看眼底纷纭,几年人事,花样都全别。
何似钓台烟水上,不问蜗蝇喧热。
陇首长镵,床头浊酒,谁巧谁为拙。
送君归矣,柳花正似飞雪。
寥阳仙院泻红泉,偶住画桥偏。
冲泥忽有元珍到,挥松尘、溜折波圆。
小子凡应题凤,先生高比栖蝉。
绕池芳树似斜川,秋色老湘烟。
相留且共奇文赏,怕归骢、锦湿连钱。
旧雨何如今雨,余年幸值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