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天共远,无限别离情。
人去长亭在,空余落雁声。
江山天共远,无限别离情。
人去长亭在,空余落雁声。
这首明代诗人吴云的《题周伯宁江山送别图》描绘了一幅深情的离别场景。"江山天共远"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色与无尽的天际相接,为送别的背景增添了深远的空间感。"无限别离情"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去的朋友或亲人的深深不舍和无尽的离愁别绪。
"人去长亭在"进一步描绘了离别后的景象,长亭作为古代送别的标志性建筑,暗示着友人已经远行,而它依然矗立,孤独地见证着这场离别。"空余落雁声"则以自然的声音——雁鸣,增添了凄凉的氛围,仿佛只有那南飞的大雁能感知到这份深深的别离之情。
整首诗通过江山、长亭和落雁等意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哀伤与怀念,以及对未来的遥想,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离别主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
右军真迹兰亭,秘藏玉匣昭陵久。
蓦然惊见,夜光明月,焕辉窗牖。
穆穆诚斋,濡毫临出,远过颜柳。
把琼钩宝画,比方古本,此本断、应居首。
写在金笺纸上,竞传观、怎禁磨揉。
故教铁笔,连图入石,要令难朽。
羡尔良工,艺能巧妙,于今稀有。
细看来、恰似生成喝采,那雕镌手。
钱塘最胜处,龙井畔、此地是君家。
有垂柳引莺,古松巢鹤,石栽蒲草,池种荷花。
客来访、绿衣铺座席,红袖过汤茶。
评史讲经,赋诗观帖,竹间棋局,窗下琵琶。
况湖山清雅,僧房占、不尽水竹烟霞。
赢得老辞画省,荣赐乌纱。
便重寻旧隐,歌当细听,酒当满泛,休问其他。
人道昔时书屋,今更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