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金波迥,中天玉镜飞。
有乌多夜语,无雁不春归。
影彻银河水,光翻织女机。
何当御尊酒,常此奉澄晖。
满地金波迥,中天玉镜飞。
有乌多夜语,无雁不春归。
影彻银河水,光翻织女机。
何当御尊酒,常此奉澄晖。
这首诗描绘了明月之夜的宁静与美丽。首句“满地金波迥”,以“金波”形容月光洒满大地,如同流动的黄金,形象生动。接着“中天玉镜飞”,将月亮比喻为天空中的玉镜,飞翔于夜空之中,既展现了月光的明亮,也暗示了月亮在夜空中自由自在的姿态。
“有乌多夜语,无雁不春归”两句,通过乌鸦和大雁的行为,分别象征着夜晚的寂静与春天的生机。乌鸦在夜晚的鸣叫,增添了夜色的深沉与神秘;而大雁的南迁北返,则预示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循环,充满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
“影彻银河水,光翻织女机”进一步渲染了月光的清澈与广阔,仿佛能穿透银河之水,照亮织女的工作场所。这里不仅赞美了月光的纯净与力量,也暗含了对神话故事中织女勤劳与美丽的向往。
最后,“何当御尊酒,常此奉澄晖”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如此美好的月光下,能够与友人共享美酒,长久地享受这份宁静与光明。这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友情与和谐社会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友情的珍视。
湖气酿为雾,层裹蚕栗纸。
玄鸟白鸟飞,错列都贴水。
复穿堤树去,馀影亦谲诡。
匡君下重帷,深严漱岩髓。
虎豹为之驯,鸾凤为之使。
想得五老过,天风韵棋子。
道机孰能隔,握盏笑相指。
瞬垂青云梯,吾从此逝矣。
巨蠹圮天纲,势成土崩疾。
思陵号恭俭,坐因流贼出。
罪归亡国臣,茹恨殉社稷。
至今万寿山,指点过者泣。
杳杳歌太阳,峨峨瞰凝碧。
尚书再集社,灵感到胸臆。
分泪溢吟毫,三月十九日。
兴亡一垤影,影中验得失。
毋劳费天问,终卜立人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