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广淳破衣·其三》
《赠广淳破衣·其三》全文
宋 / 吴惟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蒲团坐得心成佛,却便随流似不曾。

对客清谈皆有理,求他妙用独无凭。

穷通数外三春定,智慧光中万古镫。

俗眼安知真实行,空于画壁看高僧。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者的生活与修行状态,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禅宗思想。首句“蒲团坐得心成佛”,生动地展现了禅者通过长时间的静坐冥想,内心逐渐达到一种超越世俗、接近佛性的境界。接着,“却便随流似不曾”一句,形象地表达了禅者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仿佛一切变化都与自己无关,但实际上这种随缘而行的态度正是禅修的重要体现。

“对客清谈皆有理,求他妙用独无凭”两句,揭示了禅者在与人交流时,话语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但这些道理往往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或证明,暗示了禅宗追求的是一种超语言、超逻辑的领悟方式。接下来,“穷通数外三春定,智慧光中万古镫”则进一步阐述了禅者的智慧与定力,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内心的稳定与清明,如同永恒的灯火照亮了无尽的时间长河。

最后,“俗眼安知真实行,空于画壁看高僧”表达了对于禅者生活方式和修行境界的深刻理解并非一般人所能轻易获得,只有通过内心的体验和感悟,才能真正理解禅者的“真实行”。这里以“画壁看高僧”为喻,强调了直观感受与内在体验的重要性,而非仅仅依赖于外在的形象或文字描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者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禅宗修行的精髓——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超越世俗、洞察宇宙真理的境界。

作者介绍

吴惟信
朝代:宋   字:仲孚   籍贯:霅川(今浙江吴兴)

吴惟信,字仲孚,霅川(今浙江吴兴)人。南宋后期诗人。 
猜你喜欢

淮阴杂兴四首·其四

兵火烧残百草根,人烟无复万家村。

黄金莫铸忠臣骨,白马空招帝子魂。

易水有情人已逝,睢阳无援事难论。

何当亲斩楼兰首,仗节归朝报至尊。

(0)

秋怀五首·其三

群动夜已息,秋声适何从。

仰视天宇高,微云浩无踪。

明月在庭户,河汉上横从。

既莫知所始,何由究其终。

我独弦我琴,微风入疏桐。

写作清商调,感激意无穷。

(0)

咏怀·其四

妻子何时见,凄凉病转侵。

虚传千里信,已负百年心。

短帽飞霜满,空阶落叶深。

白头吟正苦,回首泪沾襟。

(0)

福源精舍

京城六月日如火,风轩散发执书坐。

顿嫌城市多烦嚣,欲买田庐何处可。

素几茶瓯吹碧香,有客敲扉偶相过。

为言越中好山水,厥土膏腴不偏颇。

魏氏之子文贞孙,玉树临风色瑳瑳。

读书浙水之东头,蒐今摭古以自课。

夏盖湖光白涌云,福祈山气青浮座。

三江帆上暮天长,八月潮平秋水大。

亭边狝猿长如人,月黑林昏盗山果。

桃源人家疑此是,洞口云深昼无锁。

百壶满醉江南春,击缶高歌儿子和。

西蜀少陵恒苦吟,南阳武侯尚高卧。

文贞昔在贞观中,大节堂堂不终挫。

好将旧学佐朝堂,行见英流振顽懦。

索居何日赋归来,尽理遗书载轻舸。

我昔耕牧岘山阳,门前水田足粇糯。

十年道阻不可归,江上秋风茅屋破。

旧栽松柏定成林,石墙竹梢添几个。

向来耆旧安稳无,每一思之泪交堕。

福源林壑倘见分,卜邻拟住山之左。

客归好语仲远君,岁晚寄书烦报我。

(0)

客舍春莫

蜂儿酿蜜心方醉,燕子营巢语未安。

开户不知春事老,满帘风雨落花寒。

(0)

送邵炼师归江阴

青门隐者人不识,骑鹤来寻华盖君。

姹女夜栖丹鼎火,玉妃春绣紫衣云。

愁闻南国旌旗暗,爱听中天歌吹分。

此去玄都旧时路,桃花红雨正缤纷。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