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沈学士守毗陵》
《送沈学士守毗陵》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使君四十五专城,新向鸿都得请行。

高阁和铅人暂去,秋郊驱弩吏趋迎。

兰陵郡邑今尤盛,阳羡溪山古有名。

赋政优游多乐事,东园应不负飞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ěnxuéshìshǒulíng
sòng / sòng

使shǐjūnshízhuānchéngxīnxiàng鸿hóngdōuqǐngxíng

gāoqiānrénzànqiūjiāoyíng

lánlíngjùnjīnyóushèngyángxiànshānyǒumíng

zhèngyōuyóuduōshìdōngyuányìngfēigōng

注释
使君:太守。
专城:独掌一城。
鸿都:古代都城洛阳的一个区域。
高阁:官署或府邸中的高大建筑。
铅人:古代制造钟鼎等器物的工匠。
秋郊:秋季的郊野。
弩吏:负责射箭的官员。
兰陵:古代地名,今山东临沂一带。
阳羡:古代地名,今江苏宜兴一带。
赋政:治理政务。
优游:从容不迫,悠闲自得。
东园:指官署或私人园林中的宴会场所。
飞觥:快速饮酒,畅饮。
翻译
太守今年四十五岁,刚被朝廷派往鸿都任职。
他登上高阁,带着工匠们暂时离开,秋季郊外的官员们前来迎接。
兰陵郡县如今非常繁荣,阳羡的山水自古以来就享有盛名。
他在政务中从容不迫,享受许多快乐的事情,东园的宴饮活动定会让他尽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友人沈学士赴任毗陵(今江苏常州)所作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沈学士作为地方长官的威仪与职责,以及他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期待。"使君四十五专城",赞美了沈学士年纪轻轻就担任重要职务;"新向鸿都得请行",暗示他从京城获得重任,意气风发。"高阁和铅人暂去,秋郊驱弩吏趋迎",形象地写出沈学士出行时的隆重场面,既有文人的雅致,又有地方官员的威严。

接着,诗人提到兰陵郡邑的繁华和阳羡溪山的名胜,暗示沈学士将有机会在治理地方的同时欣赏美景,享受政务之余的乐趣。最后以"赋政优游多乐事,东园应不负飞觥"收尾,祝愿他在毗陵任职期间,既能施政有方,又能悠然自得,尽情享受东园的宴饮之乐。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沈学士的赞赏和祝福,也寓含了对地方治理的期许,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挽赵县尉

十竹相依住,一官真漫为。

狂来裂轩冕,穷不顾妻儿。

疾世吟孤愤,伤时赋五噫。

高名应不朽,自作墓中碑。

(0)

朱行甫和前韵送别烹鹿荐酒

此别真成别,从今去不来。

佳人难再得,恶抱向谁开。

客路一归晚,家书几度催。

慇勤见君意,烹鹿荐离杯。

(0)

卢申之正字小酌

清境无尘杂,羁怀向此开。

主人有风度,和我不尘埃。

倚竹评诗句,拈花泛酒杯。

出门见明月,客去又招回。

(0)

壬寅除夜

今夕知何夕,满堂灯烛光。

杜陵分岁了,贾岛祭诗忙。

横笛梅花老,传杯柏叶香。

明朝贺元日,政恐雨相妨。

(0)

绿阴亭自唐时有之到今五百年卢肇二三公题诗之后吟声寂寂久矣亭前古木不存绿阴之名殆成虚设今诗人李贾友山作尉于此实居此亭公事之暇与江山风景应接境因人胜见于吟笔多矣友人石屏戴复古访之相与周旋于亭上题四绝句以记曾来·其一

五百年前作此亭,亭前古木绿阴清。

而今古木无存者,赖有新亭系旧名。

(0)

江村晚眺二首·其一

数点归鸦过别村,隔滩渔笛远相闻。

菰蒲断岸潮痕湿,日落空江生白云。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