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洛相传无别法,孔颜乐处要精求。
须凭实学工夫到,莫作闲谈想像休。
濂洛相传无别法,孔颜乐处要精求。
须凭实学工夫到,莫作闲谈想像休。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真德秀所作的《题黄氏贫乐斋(其一)》。诗中,诗人强调了儒家濂洛之学的精神传承,认为真正的学问之道不在于空谈,而在于实实在在的实践和深入研究。"濂洛相传无别法"指的是儒家道统的直接继承,强调学术的纯粹性和连续性;"孔颜乐处要精求"则指出了孔子和颜回的快乐源自于对学问的精进和内心的满足,提倡学者应以他们为榜样,追求知识的真谛。
诗人进一步指出,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付出扎实的工夫,通过实践来提升自我,"须凭实学工夫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空想或表面的讨论上。整首诗寓教于言,鼓励人们在学术追求中注重实质与深度,体现了儒家教育的核心理念。
振佩谢彤陛,驱车出重城。
堂中有寿母,奉以趋脩程。
秉志存事君,母也迫衰龄。
仰荷圣主仁,俯谐乌鸟情。
维时六月中,流金赫炎蒸。
行路岂不难,适愿心孔宁。
济济玉堂侣,祖饯罗冠缨。
眷言夙昔好,何以赠子行。
易得四海誉,难致乡里名。
矧乃来学众,逝将于我承。
黾勉慎所操,庶用闳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