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大茅峰》
《登大茅峰》全文
元 / 吴全节   形式: 古风

第一福地第一峰,玉台积翠摩苍空。

大君成道二弟从,还丹返老颜如童。

绣衣趣召淩天风,此事万古将无同。

山高有仙水有龙,龙腹如篆朱砂红。

蜿蜒变化理莫穷,作霖济旱年屡丰。

神仙为市坛朝宗,真人涣号芝泥封。

猿鹤相语千载逢,葵心耿耿通宸枫。

万里六辔驰花骢,香飘龙篆江云东。

瑞凝草木气郁葱,稽首峰顶歌玄功,他时归奉明光宫。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全节的《登大茅峰》,描绘了对大茅峰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的赞叹。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仙人境界的向往。

首句“第一福地第一峰,玉台积翠摩苍空”,开篇即以“第一福地”、“第一峰”点出大茅峰的非凡地位,接着以“玉台积翠”描绘其绿意盎然、云雾缭绕的景象,最后以“摩苍空”展现其直插云霄的雄伟气势,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大君成道二弟从,还丹返老颜如童”,通过“大君”与“二弟”的故事,象征着修炼得道、返老还童的神话传说,表达了对仙人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绣衣趣召凌天风,此事万古将无同”,诗人想象自己身着绣衣,被召唤于凌空之风中,这一场景既展现了个人的非凡经历,也暗示了与天地间的特殊联系,体现了对自由与超越的渴望。

“山高有仙水有龙,龙腹如篆朱砂红”,进一步描绘了大茅峰的神秘与神奇,山中有仙人居住,水中藏有神龙,龙腹的颜色如同朱砂般鲜艳,充满了奇幻色彩。

“蜿蜒变化理莫穷,作霖济旱年屡丰”,描述了龙的变幻莫测,既能带来雨水滋润大地,也能在干旱之时解救万物,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

“神仙为市坛朝宗,真人涣号芝泥封”,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以及对道德高尚者的尊敬,通过“坛朝宗”和“真人涣号芝泥封”等词语,展现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猿鹤相语千载逢,葵心耿耿通宸枫”,通过猿鹤的对话和葵花向阳的形象,寓意着长久的友谊和忠诚,同时也暗示了与帝王或权力中心的某种联系,体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思考。

“万里六辔驰花骢,香飘龙篆江云东”,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壮丽旅程,驾驭骏马,穿越万里江山,香气弥漫,仿佛与龙篆(龙的痕迹)一同向东飘散,展现了宏大的视野和浪漫情怀。

“瑞凝草木气郁葱,稽首峰顶歌玄功”,最后两句总结了大茅峰的祥瑞之气,草木郁郁葱葱,诗人对着峰顶颂扬其深邃的功德,表达了对大自然和宇宙力量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仙人境界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秩序的思考,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浪漫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吴全节
朝代:元

(1269—1350)饶州安仁人,字成季,号闲闲,又号看云道人。年十三学道于龙虎山。尝从大宗师张留孙至大都见世祖。成宗大德末授玄教嗣师。英宗至治间,留孙卒,授玄教大宗师、崇文弘道玄德真人,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知集贤院道教事。工草书。有《看云集》。
猜你喜欢

奉同王浚川海上杂歌九首·其八

王子题诗沧海岸,青鸾衔去海东边。

龙女织成红锦字,仙人吹入紫箫篇。

(0)

奉同王浚川海上杂歌九首·其三

地脉东南一线开,千流万?几时回。

恰从瑶圃峰头去,又逐银河天上来。

(0)

河曲避暑

水曲楼台多景地,坐中名胜列仙儒。

茂林脩竹非人世,清簟疏帘似画图。

素柰味甘宜冻醴,红蕖香酷掩熏垆。

秪言习气浑消尽,依旧呻吟据槁梧。

(0)

菊花

萧条暮秋日,三径有黄花。

不借东风力,宜栽处士家。

侵陵任霜露,汨没尽泥沙。

自恃真坚性,悠悠阅岁华。

(0)

留别

素乏霸王略,颇深山海情。

一充南省赋,再反东皋耕。

疏放日增甚,沉痼岁弥婴。

好遁愆幽期,鸣豫贪浮名。

进止苟如此,焉能获利贞。

初服念不忘,远游心所轻。

迟迟去燕阙,眇眇向吴荆。

蓟门雨雪暗,广陵潮水生。

八公遗桂树,千里饶莼羹。

名胜分可悦,心赏遥难并。

愿言慰离索,引领伺同声。

(0)

晓出东田遂游溪上

鸟鸣曙色至,云收春气鲜。

寐觉启南扉,顾步出东田。

遇赏乍淹留,乘景更夤缘。

折芳顺蘅薄,涉水弄珠泉。

感来忧已忘,神往乐俱捐。

窅默任真游,荡瀁契灵筌。

何待昆邱上,腾化始为贤。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