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么令》
《六么令》全文
元 / 王哲   形式: 词  词牌: 六幺令

真清真静,便是虎和龙。

澄澄湛湛,婴儿姹女自升腾。

寂默刀圭根本,斋戒换西东。

时中十二,常常觉照,内调神气玉炉功。

何须寻枝摘叶,岂论语丹经。

假馀玄妙,知懒惰亦成空。

灭睡忘言除欲,饮膳少丰融。

外系疏啬,人情淡薄,念头打破渐幽通。

(0)
鉴赏

这首元代王哲的《六么令》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内心清净的修炼境界。开篇以“真清真静,便是虎和龙”起笔,形象地表达了心境的深邃与力量,暗示修炼者已达到如虎似龙般高深的境地。接着,“澄澄湛湛,婴儿姹女自升腾”运用道家典故,比喻精神世界的纯净与生命力的自然涌现。

“寂默刀圭根本,斋戒换西东”强调了修炼者对内心寂静和持守戒律的重视,认为这是修行的根本。“时中十二,常常觉照,内调神气玉炉功”进一步阐述了修炼过程中的自我觉察和内在调养,将身心比作炼丹的玉炉,进行着持续的修炼。

“何须寻枝摘叶,岂论语丹经”表明修炼者已经超越了形式上的追求,达到了不拘泥于表面知识的境地。“假馀玄妙,知懒惰亦成空”则揭示出懒惰对于修行的无益,只有勤勉才能抵达真谛。

“灭睡忘言除欲,饮膳少丰融”是修炼者的生活态度,主张去除欲望,简朴饮食,以达到内外兼修。“外系疏啬,人情淡薄,念头打破渐幽通”则强调了修炼者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保持淡泊,通过摒弃杂念,逐渐深入领悟宇宙人生的奥秘。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修炼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道家修炼境界的独特理解和实践。

作者介绍
王哲

王哲
朝代:元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猜你喜欢

秋楼晚望

凉吹晚飕飕,芦花两岸秋。

夕阳楼上望,独倚泪偷流。

(0)

仰山

萧寺藏幽谷,溪流燕尾分。

松萝诸洞合,钟鼓上方闻。

宝塔开晴日,空潭隔暮云。

跻攀穷胜境,猿鹤自为群。

(0)

道士李冲妙真赞·其二

领袖名山,龙吟虎啸。

忽辞屦于户外,信光矣而不耀。

是将冲而用之,深入乎众妙之门。

吾不知其人,曰伯阳之孙。

(0)

谭胜仲挽词二首·其一

词伯风骚旧,公朝宿望存。

郎官宁出宰,廷尉亟平反。

梦断天衢远,愁连野树昏。

祗应阴德茂,兰玉照于门。

(0)

送彦礼弟赴歙尉四首·其二

池塘春草促君诗,阿绪风流絮欲飞。

满眼吾家好风景,正须相赏忽相违。

(0)

用前韵再简二首·其二

二妙争开古锦囊,烂然佳句压群芳。

奉高遗德归临汝,文范流风在季方。

顾我挂冠宁复振,生儿附翼岂能翔。

愿公勉力跻云路,视草斯文要主张。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