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积素广庭宽,晴后昏黄月色寒。
记得老梅低瘦影,一枝横压石阑干。
雪花积素广庭宽,晴后昏黄月色寒。
记得老梅低瘦影,一枝横压石阑干。
这首诗描绘了雪夜中对往昔的回忆,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句“雪花积素广庭宽”,以“雪花”作为切入点,点明了环境的背景——雪后广袤的庭院铺满了洁白的雪花,营造出一片宁静而又纯净的世界。这里的“素”字,不仅指颜色的洁白,也暗含着一种素雅、纯净的情感基调。
次句“晴后昏黄月色寒”,在描述完雪景之后,诗人将视角转向了月光。经过白天的晴朗之后,夜晚的月色显得有些昏黄,但同时又透露出一丝寒意。这种寒意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温度变化,更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波动,或许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或是对当下情境的感慨。
第三句“记得老梅低瘦影”,诗人通过回忆起“老梅”的形象,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老梅在雪后的映衬下,显得更加低矮和瘦弱,其影子投射在地上,与周围的雪景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仅是在描绘一个具体的景象,更是在借物抒情,通过老梅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感慨。
最后一句“一枝横压石阑干”,将诗人的思绪从回忆中拉回现实。这一句描绘了一枝梅花横跨在石栏杆上的情景,既是对眼前实景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象征性表达。梅花的坚韧与高洁,仿佛是诗人品格的写照,同时也暗示着即使在严冬中,生命依然能够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品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雪夜中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富有哲思的意境,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华阳黑水古扬州,此去潜通江汉流。
客路猿啼夔子国,花时人上仲宣楼。
孤帆影落三巴远,匹马风生五丈秋。
莫向君平问消息,渴来应典鹔鹴裘。
幽芳不知春,春赴桃蹊水。
回波忆旧雨,冥濛晓烟里。
畴昔子慕予,窈窕竟奚似。
目成山之南,清川渌如此。
萧萧秋雨恶,檐端孕花蕊。
酷腊酿奇寒,土乾未滋蚁。
引领期入房,吹衣北风起。
根垡暗已朽,处堂昧生理。
怨长交不终,媒劳复谁倚。
酾酒与花盟,花光去若驶。
荪兮独自愁,何人信予美。
僧楼借床眠,宵残听粥鼓。
清盥据梧坐,山翠飞入户。
夙慕渔洋名,常如梦天姥。
夜来看不足,朝窗笏更拄。
宛将螺子黛,镜中画眉妩。
《法华》虽附丽,卑之奚足数。
忆昔王尚书,好事鲁掠取。
至今竟属公,湖山号宗主。
譬诸冶城墩,风流擅千古。
自来称王谢,后先堪接武。
平山一瓣香,敬为先生许。
典型犹在望,苍茫云缕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