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开篇“使君高义驱今古”,诗人赞扬李剑州的高尚品德,如同古代圣贤一般令人景仰。“寥落三年坐剑州”则描绘了李剑州在剑州孤独地度过了三年的时光,寥落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心中的孤独。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是对比。文翁,即著名道士葛洪,据说能够炼丹求仙,而历史上有名的将领李广虽英勇却终究没有得到封侯的荣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功业与成就的思考。
“路经滟滊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则是写景。滟滊双蓬鬓形容的是水边蓬草丛生,而“天入沧浪一钓舟”则描绘了一幅诗人乘舟在波涛中前行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
最后,“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是诗人的感慨。戎马相逢,即战争频仍的时代,诗人在此呼唤着和平之日。而“春风回首仲宣楼”则是诗人在春天的微风中回望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仲宣楼,这里充满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对生命和功业的思考、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和平时光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人生态度。
赵壹能为赋,邹阳解献书。
可惜西江水,不救辙中鱼。
伟哉横海鳞,壮矣垂天翼。
一旦失风水,翻为蝼蚁食。
功遂侔昔人,保退无智力。
既涉太行险,兹路信难陟。
握里龙蛇纸上鸾,逡巡千幅不将难。
顾云已往罗隐耄,更有何人逞笔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