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游蓬池,上有古时台。
长啸入青冥,万籁参差回。
返顾大梁城,棂扉相对开。
马头旦騀駊,日莫争飞埃。
汉尸既雍雎,项血复殷垓。
天地无精色,日月久徘徊。
唉汝二竖子,何如酒一杯。
昔我游蓬池,上有古时台。
长啸入青冥,万籁参差回。
返顾大梁城,棂扉相对开。
马头旦騀駊,日莫争飞埃。
汉尸既雍雎,项血复殷垓。
天地无精色,日月久徘徊。
唉汝二竖子,何如酒一杯。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拟古七十首》中的第十一首,题为“阮步兵籍咏怀”。诗人以阮籍自比,通过描绘游蓬池时的景象和感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沉思。
首句“昔我游蓬池,上有古时台”,诗人回忆自己曾游历过一片荒凉的蓬池,池边有古老的平台,暗示着历史的痕迹。接下来,“长啸入青冥,万籁参差回”描绘了诗人登高啸歌,周围大自然的声音交织回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返顾大梁城,棂扉相对开”写诗人回头望见远处的大梁城(魏都),窗户洞开,象征着历史的空洞与虚无。“马头旦騀駊,日莫争飞埃”进一步描绘了马匹疾驰,尘土飞扬的场景,暗喻世事如梦,时光匆匆。
“汉尸既雍雎,项血复殷垓”借用了汉朝与楚霸王项羽的故事,表达历史的残酷与终结,天地间失去了生机。“天地无精色,日月久徘徊”则寓言式地描述了世界的黯淡与日月的迷茫,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叹。
最后两句“唉汝二竖子,何如酒一杯”,诗人发出感慨,认为比起世间纷扰,不如一杯酒更能消解忧愁,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超脱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蓬池为背景,融合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