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一同张子仪诸公泛舟北渚,席间用子仪韵》
《水调歌头·其一同张子仪诸公泛舟北渚,席间用子仪韵》全文
宋 / 管鉴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平生五湖兴,梦想白蘋洲。

只今何处,卷帘波影漾风钩。

况值晚天新霁,菱叶荷花如拭,香翠拥行舟。

却为湖山好,牵思绕皇州。柳边堤,竹里阁,旧曾游。

恍然重到,不知身世此淹留。

且对碧梧修竹,领略好风凉月,大白与重浮。

欲和凌云赋,佳思苦难酬。

(0)
鉴赏

这首宋词《水调歌头·其一》是管鉴所作,描绘了诗人对五湖湖光山色的深深向往,以及在泛舟北渚时的感慨与心境。开篇“平生五湖兴,梦想白蘋洲”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江湖生涯的向往,白蘋洲成为他心中理想的象征。

“只今何处,卷帘波影漾风钩”描绘出一幅湖面波光粼粼,微风吹动窗帘,倒映着湖中风钩的画面,流露出诗人对眼前美景的陶醉。接着,“况值晚天新霁,菱叶荷花如拭,香翠拥行舟”进一步渲染了傍晚雨后湖景的清新,菱叶荷花的洁净与香气,以及乘舟而行的惬意。

“却为湖山好,牵思绕皇州”转折笔锋,虽然美景令人流连,但诗人的心却被湖山的美丽牵引,回想起京城的繁华,不禁思绪万千。接下来的“柳边堤,竹里阁,旧曾游”勾起了诗人对往昔游历的回忆,感叹时光荏苒。

“恍然重到,不知身世此淹留”表达出诗人沉浸在回忆中的恍惚,不知自己为何会在这样的湖光山色中停留。然后,“且对碧梧修竹,领略好风凉月,大白与重浮”描述诗人当下享受着清风明月,品酒赏景的闲适生活。

最后,“欲和凌云赋,佳思苦难酬”以凌云壮志的诗句结尾,表达了诗人想要借景抒怀,但思绪万千,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的情感。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管鉴
朝代:宋   字:明仲   籍贯:龙泉(今属浙江)   生辰:1173

管鉴字明仲,龙泉(今属浙江)人,徙临川(今江西抚州)。乾道九年(1173),范成大制置四川后东归,道经峡州,时管鉴为峡州守,见范成大 《吴船录》 。淳熙十三年(1186)任广东提刑,改转运判官,官至权知广州经略安抚使。词题所署干支,最迟者为甲辰生日,盖淳熙十一年(1184)。有 《养拙堂词》 一卷。 
猜你喜欢

剑州

重阳事外晚凉时,溪水琤琮下濑迟。

漠漠土花侵汉垒,淫淫山雨蚀唐碑。

云连野色长松古,鸟避岚光大剑危。

计日邮签堪送险,临风休怨柳千丝。

(0)

入创阁

剑门倚天汉,石势俨城郭。

连峰攒雉堞,千朵芙蓉锷。

绵延忽中断,巧匠不能凿。

自古用一夫,万命系孤阁。

峨峨障三川,欲度愁雕鹗。

造物罄奇诡,英雄就羁络。

我心恋乡关,赴险忘其恶。

如将起沉疴,必投瞑眩药。

频年阅万里,何日息腰脚。

故国与故都,望之畅然乐。

况逢明盛世,大道通羌笮。

瀚海犹堂隍,兹山直帘幕。

长吟对关吏,笑傲指林壑。

西行故旧多,飞鸟渐有托。

归途老马识,所向亦踊跃。

三复杜陵诗,此笔竟难搁。

(0)

游海螺山

重过灵岩思渺然,举杯邀月到山巅。

浮云聚散知吾意,怪石嵯峨睹别天。

济胜且论尘外事,逢僧聊话口头禅。

烟霞寄傲馀今夕,望迥青霄我欲仙。

(0)

送弘阳王丈之南光禄

无言建业远,自是帝王州。

抱玉终还售,怀珠安所求。

金山纡紫气,皇路拥青斿。

何处追芳度,行看觐冕旒。

(0)

宁署壁间刻马端甫公咏竹诗而竹与人俱不可睹矣次以志感

偶从题咏想琅玕,春老空亭客梦寒。

渭水千竿何处挹,沱阳三径几时看。

残枝未许喧乌雀,遗韵犹堪下凤鸾。

惆怅此君不可作,惟馀汗简照心丹。

(0)

园居·其七

交游近冷落,吾亦拙逢迎。

山色当门古,溪光拂座清。

平畴开远眺,曲径引閒行。

老此无馀羡,堪同鹿豕盟。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