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人三首次韵道卿·其二》
《赠人三首次韵道卿·其二》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醉里纷纷散别筵,醒来客枕一灯前。

黄茅野岸三更月,春水长亭十里船。

一点泪凭谁寄与,十年香在恨依然。

空疑窗外梅花发,珠箔青楼若个边。

(0)
注释
醉里:在醉酒的状态中。
纷纷:众多的样子。
散别筵:散去宴会。
客枕:旅人的枕头。
黄茅野岸:长满黄茅的野外河岸。
三更月:深夜的月亮。
春水长亭:春天的长亭,通常供行人休息。
十里船:绵延十里的船只。
泪:眼泪。
寄与:寄托或传递。
恨:遗憾或思念。
空疑:空自怀疑。
梅花发:梅花开放。
珠箔:珠帘。
青楼:古代指豪华的楼房,常有女子居住。
若个边:何处,哪里。
翻译
在醉意中,朋友们纷纷离开宴席,醒来后只见孤灯映照在旅人枕边。
深夜时分,黄茅野岸边月光如水,春水长亭外,船只绵延十里。
心中的一点泪水,又能寄给谁?十年的思念,遗憾依旧。
我空自怀疑,是否窗外的梅花又开了?那珠帘后的青楼,又在何处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和怀念之苦的诗句,通过醉醒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尽留恋和深深哀愁。开篇"醉里纷纷散别筵,醒来客枕一灯前"两句,写出了宴席上的欢聚与酒醒后的孤独,通过对比展现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悲凉。

"黄茅野岸三更月,春水长亭十里船"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夜行舟中之景,月色如洗,黄茅野岸下,春风拂面,长亭十里,一派生动。这里的“黄茅”和“春水”,既是自然景物的描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思念。

"一点泪凭谁寄与,十年香在恨依然"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情深的怀念之情,那一滴泪水如同信物,寄托给那位久别的心上人。十年的时光流转,而那份情感却依旧如初,无论岁月如何更迭,都难以磨灭。

"空疑窗外梅花发,珠箔青楼若个边"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春夜景象。诗人在窗前,对着刚好开放的梅花出神,却又不禁怀疑,这份美好是否真实存在。这里的“空疑”三字,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是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离别之愁和难以释怀的往昔美好。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其二

典册尊徽号,钦崇焕德名。

终身闻舜慕,历月见尧生。

兵卫严天仗,车舆转帝城。

故奁脂泽在,哀感倍皇情。

(0)

和李巨川清风楼

祁阳要郡冠边州,池垒深高北控幽。

攲岸绿杨浮水面,衔山红日照檐头。

立功慷慨思投笔,鬻己卑污耻饭牛。

独使燕然铭汉德,百年忠愤遣人愁。

(0)

句·其二

万里碧云开暮色,一条银汉在秋天。

(0)

田园四时·其一冬

田家岁事霜飞后,五种收成十分有。

征输早了吏不来,柴荆昼掩閒鸡狗。

儿童饱暖欢呼走,堂上樽罍湛春酒。

力耕岁晚足馀欢,五陵裘马真游手。

(0)

壮观亭

扶筇上瑶台,一笑领清绝。

如何夜来风,独下前村雪。

(0)

和严道培书院韵·其一

城头山脚旧图开,华构凌云亦壮哉。

谈席昔人文献地,升堂此日豫章材。

弦歌化里清风动,麟凤天南紫气来。

独奈岩阿丛桂冷,幽栖不是伟长才。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