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其六》
《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其六》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少年忽作白头人,慷慨悲歌岂为身。

屈子独醒天可问,重华久去士常贫。

瓶无储粟陶元亮,马似乘船贺季真。

此味孰能相识察,陨霜硕果有馀春。

(0)
注释
少年:指年轻的他。
忽:忽然。
白头人:形容年老。
慷慨:豪迈激昂。
岂:难道。
屈子:指屈原。
独醒:独自清醒,指与众不同。
天可问:向天询问,表达无奈。
重华:虞舜的别称。
久去:已经离去。
士常贫:贤士常常贫困。
瓶无储粟:形容贫穷,陶渊明曾写‘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元亮:陶渊明的字。
马似乘船:形容贺知章醉酒骑马,如乘船般飘逸。
贺季真:贺知章的字。
此味:这种感受或滋味。
孰:谁。
相识察:理解并洞察。
陨霜:寒冬。
硕果:丰富的收获。
馀春:春天的余温。
翻译
年轻的他忽然变成了白发苍苍的人,豪情悲歌难道是为了自己。
像屈原独自清醒,这谁能向天询问?虞舜已逝,贤士常常困顿。
陶渊明的瓶中没有存粮,像贺知章骑马如乘船出游。
这种滋味谁能理解并洞察,如同寒冬过后,硕果累累的春天仍有余温。
鉴赏

少年早衰,白发如雪,是为天下悲,不仅为己身。独如屈原,醒世之人,可问苍天,长久离去,士人们常贫困。陶渊明无粟,空有瓶中土;贺知章马行,如同乘舟。谁能理解此种滋味?霜降果实,尚留馀春。

诗中的意境是深沉的,对人生和时世有着深刻的感慨。诗人通过少年白发、屈原独醒等意象,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悲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个人的无奈与贫困。最后,诗人提问谁能理解这种生活的滋味,结尾以霜降果实,留有馀春作结,隐含着对未来的一丝希望。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九十二

老青原,没缝罅。问佛法,酬米价。差毫釐,成话把。

无面目,得人怕。

(0)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三一

针锋头上透天关,著意忘怀两不堪。

直下早踰千万劫,即今成佛未同参。

(0)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六

觅心无处更何安,嚼啐通红铁一团。

从使眼开张意气,争如不受老胡谩。

(0)

颂古三首·其一

此老从来谩自誇,无端病眼见空华。

直教当下超三际,检点将来未到家。

(0)

句·其一

漱齿冰溪远,闻蝉雪屋深。

(0)

偈颂八十五首·其十五

面面相对,心心相知。人情若好,吃水也肥。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