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敌词章八面全,庆元书诏四方传。
星辰听履聊纡步,笔墨论功即化权。
将母愿为符竹计,投诚径缴冕旒前。
暂烦明月双溪照,两两台星尺五天。
受敌词章八面全,庆元书诏四方传。
星辰听履聊纡步,笔墨论功即化权。
将母愿为符竹计,投诚径缴冕旒前。
暂烦明月双溪照,两两台星尺五天。
这首诗是宋代许及之作,名为《送直院楼尚书同年以阁学知婺州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对楼尚书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赞扬,以及对其即将赴任婺州的深切祝福。
首句“受敌词章八面全”赞美楼尚书在文学创作上才华横溢,无论何种题材都能游刃有余,展现出全面的文学素养。接着,“庆元书诏四方传”进一步强调其声名远播,不仅在朝廷内部受到重视,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星辰听履聊纡步”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楼尚书的行动比作星辰般庄严,即使只是轻轻的脚步,也显得格外庄重。这既是对楼尚书个人形象的描绘,也是对其高尚品格的赞颂。
“笔墨论功即化权”则揭示了楼尚书不仅在文学上有造诣,在政务处理上同样有着高超的智慧和能力,他的每一篇文字都蕴含着治理国家的策略和智慧,能够化无形为有形,化权力为服务。
“将母愿为符竹计,投诚径缴冕旒前”表达了对楼尚书孝顺母亲的敬佩之情,同时也预祝他在新任上能够忠诚于朝廷,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暂烦明月双溪照,两两台星尺五天”则是对楼尚书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如同明亮的月亮照亮双溪,成为天空中两颗璀璨的星星,距离虽远,但光芒依旧能够照亮他人,寓意着楼尚书虽然远离京城,但其影响力和贡献依然深远。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对楼尚书才华、品德、孝行以及未来成就的全面赞誉和美好祝愿。
小年曾读共姜自誓篇,使我敬之神凛然。
只今廖氏有恒德,姓名千载同流传。
廖氏本是良家子,二十嫠居忍同死。
翁姑白发子方孩,自采蘋蘩供祭祀。
白日皎皎天苍苍,此心百鍊坚如纲。
当年自誓靡他适,堂前终养仍二子。
伯瑜仲玮俱有孝行终丧,容颜渐老子成立,更筑高堂面青壁。
岁寒何物耐风霜,翠柏崔嵬二千尺。
往年曾踏沧洲路,沧洲仙人留我住。
紫霞裁剪成春衣,到今挂在珊瑚树。
十载人间走尘雾,惟爱周郎读书处。
云气寒深连竹松,江波晴涨摇窗户。
清晓中庭遗鹤羽,太乙青藜夜相语。
晚菘春韭东西畦,鸟啼桑阴日当午。
浦云分送疏疏雨,抱瓮归来不知苦。
嗟我已负沧洲期,羡君独得沧洲趣。
江山今古武陵源,姓名伯仲苏公圃。
畦外有田多种黍,长使糟床压香醑。
招隐先须招我来,到门不用分宾主。
炎埃不可扫,何以清我怀。
铜盆汲寒井,捧盆置西斋。
咄嗟一室内,滉漾江湖开。
风漪浮席动,云影入窗来。
一清挹众绿,凉意浮庭阶。
虽无瓜李设,即此权相陪。
来客尽君子,淡交性所谐。
嗟彼附炎者,长路迷黄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