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崔叔清游越》
《送崔叔清游越》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忘兹适越意,爱我郡斋幽。

野情岂好谒,诗兴一相留。

远水带寒树,阊门望去舟。

方伯怜文士,无为成滞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cuīshūqīngyóuyuè
táng / wéiyìng

wàngshìyuèàijùnzhāiyōu
qínghǎoshīxīngxiāngliú

yuǎnshuǐdàihánshùchāngménwàngzhōu
fāngbǎiliánwénshìwèichéngzhìyóu

翻译
忘记了去越国的目的,只因喜欢这郡斋的清幽。
并非热爱世俗的拜访,诗的兴致使我留步。
远处的水面伴着寒冷的树木,城门下遥望远去的小船。
地方长官怜惜文人墨客,不要因此而停下远游的步伐。
注释
忘兹:忘记这个(去越国的事)。
适越意:去越国的意图。
郡斋:郡守的书斋或居所。
幽:幽静。
野情:不拘小节的性情。
岂:哪里,难道。
好谒:热衷于拜访别人。
远水:远方的水面。
带:环绕,伴随。
寒树:被寒气包围的树木。
阊门:城门。
方伯:古代对地方长官的称呼。
怜:怜惜。
文士:文人墨客。
滞游:停留或滞留的旅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忘兹适越意,爱我郡斋幽"表达了诗人对偏远僻静之地的向往和喜爱,那里的环境给予他一份心灵上的宁静与满足。

"野情岂好谒,诗兴一相留"则透露出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与自然的情感交流融为一体。这里所谓的"野情"指的是对自然美景的爱恋,而非世俗功名之争。

"远水带寒树,阊门望去舟"是对越地风光的描绘,诗人通过眼前的景色,感受到一股清幽淡远的情怀。"远水"和"寒树"营造出一种深秋或冬季的氛围,而"阊门望去舟"则让人想象到那悠长的河岸与行将消失在视线中的船只,给人以无限遐想。

最后两句"方伯怜文士,无为成滞游"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支持。在这里,"方伯"指的是有见识之人,他们能够理解并怜悯那些追求精神自由的文人。而"无为成滞游"则意味着在不为功名利禄所累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达到一种心灵上的自在和流动。

整首诗通过对越地山水的描写,以及诗人与之交流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忆娄子柔

与君隔山川,邈然托素臆。

静言想德容,渊致若不测。

宛然河汾生,论文笃悃愊。

使我饥渴怀,如饱秋稼穑。

斯文傥我期,愿言求懿德。

(0)

直沽棹歌三首·其二

云帆十幅下津门,日落潮平不见痕。

苇淀茫茫何路泊,一灯明处是渔村。

(0)

南陔三首·其一

南陔有风,吹彼苞棘。厥景婆娑,欲静弗得。

孝子事亲,当竭其力。父母之恩,昊天罔极。

(0)

答杨铁崖

芙蓉掌上金盘露,杨柳头边铁笛风。

(0)

十台怀古·其五凤凰台

凤凰台前江水碧,钟山石城草萧瑟。

龙盘虎踞几千年,凤凰一去无消息。

青天日落波悠悠,吴宫晋阙苍烟浮。

辘轳无声冰井冷,庭花露滴铜蟾秋。

长淮万里青如黛,鹘没天低渺苍海。

凤凰凤凰招不来,城郭人民竟谁在。

(0)

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十三南山积雪

峣峰何所异,积素雅宜看。

朔气干霄白,清威羃地寒。

塞梅粘树树,冻玉咽滩滩。

歌郢谁家子,应来曲里弹。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