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闰月对菊》
《闰月对菊》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古风

五月复五月,六月行复来。

一雨涤炎熇,再雨清尘埃。

兹晨忽如注,堕溜鸣空阶。

回风坐飘䬃,巾袂相徘徊。

冰弦湿不弹,丛帙委不开。

孤吟答幽响,爽思凌飞台。

昔人有深虑,道暍思黄梅。

淹留幸未晚,物意回枯荄。

君看古墙背,已见青莓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五月与六月交替之际,雨水洗涤炎热,带来清凉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空气的清新,以及自然界的微妙变化。诗中“一雨涤炎熇,再雨清尘埃”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雨水清洗炎热和尘埃的场景,体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和谐。

接着,“兹晨忽如注,堕溜鸣空阶”描绘了早晨突然倾盆而下的大雨,雨滴落在空阶上发出声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氛围。而“回风坐飘䬃,巾袂相徘徊”则通过微风与衣物的互动,进一步渲染了雨后清新的气息。

“冰弦湿不弹,丛帙委不开”两句,以比喻的手法,将湿漉漉的琴弦和无法展开的书籍比作无法进行的活动,形象地表达了雨后环境的湿润与不便。而“孤吟答幽响,爽思凌飞台”则展示了诗人在雨后的孤独思考,以及由此引发的清新思绪,仿佛超越了现实的束缚,达到了心灵的自由。

最后,“昔人有深虑,道暍思黄梅”引用古人对炎热天气的担忧,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黄梅季节的期待,暗示了对自然循环的理解与尊重。而“淹留幸未晚,物意回枯荄”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庆幸,以及对万物复苏的期待,体现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君看古墙背,已见青莓苔”,诗人以观察者的视角,描绘了雨后古墙背上的青苔生长,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与自然界的生生不息。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龙鼻水

怪极生真想,饥凶祷请勤。
半身鳞甲具,一勺渺瀰分。
应谷声如鬼,飞空石碍云。
精诚随寓在,亦以感通闻。

(0)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照胆潭

彼我俱澄澈,中涵理趣深。
游鯈具龙体,幽洞通潭心。
影动猿摇树,沙明日耀金。
片岩经霹雳,痕凿到于今。

(0)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五老峰

岩前看不足,化此石为身。
忆昔白头者,於中第几人。
相逢应失笑,久立岂迷津。
勿厌薜萝密,痴容免俗嗔。

(0)

苜蓿轩

好是春风长育天,阑干低护晓窗前。
园丁未必知吾事,补阙清声四百年。

(0)

越僧一书记索赋二绝·月泉

月色泉声境自真,有身终不若埃尘。
山中受用只如此,住者知为澹泊人。

(0)

守岁五首

儿辈呼卢不计钱,地炉围坐笑声喧。
老夫自筭吟边事,栽竹移花近百篇。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