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即表达了诗人与世俗隔绝,独处一方的愿望和状态。“顾眄莫谁知,荆扉昼常?”则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不为世俗所动摇的心境。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自然景物的感慨。而“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则展示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寻得的心灵净化和宁静。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写出了寒冷的季节和简朴的生活,而“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则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面前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寂寞。
接下来的“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显示了诗人通过阅读古籍,对历史和先贤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怀念。而“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则表达了对那些不切实际的高远志向持有质疑态度,同时坚守自己的清贫节操。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这里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于现实世界的无奈和不情愿接受命运的安排。而“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则是诗人想要传递超越语言之外的深意,但又感到难以找到能够理解自己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隐逸情怀和哲学思考。
温风忽来振柯叶,翻覆手间重变雪。
天公作事岂容料,坐使南人惊旷绝。
朝来送客到江浒,冻骨凛凛吹欲折。
归来席户已迷漫,芋火拨残灰没灭。
眼中所历要摹写,拙笔难书非被掣。
叩门好事忽有饷,一盏径能生脸缬。
昌黎咏雪故雄健,取喻未免收琐屑。
争如欧苏两仙伯,一白邂遮群愧瞥。
我今困客乃自困,韩非说难竟死说。
戏诗还与作官同,大错知合几州铁。
高林杲杲日欲出,却视诸山云自入。
道人导我启圆龛,五百金仙争突兀。
耀州烧瓷朴不巧,狮子座中莲叶绕。
乱余得此镇山灵,莫恨当时赐田少。
世人变灭随空云,至人来往繇念根。
长眉下生会有辰,摩挱笑视默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