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风蝉》
《风蝉》全文
唐 / 赵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风蝉旦夕鸣,伴夜送秋声。

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

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

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ēngchán
táng / zhào

fēngchándànmíngbànsòngqiūshēng

guījìnshuǐbiānshēnxíng

zàoxuāngāoshùjīngzhěnshānhéng

tīngchùrénjiànchénāimǎnzèngshē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风中的蝉鸣声、送走了夏天的凉意以及故乡游子归去后的孤独行走,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现实生活中人的孤单。语言简洁,意境淡远。

首句“风蝉旦夕鸣”通过蝉声的描写,传递出秋天的凉爽气息,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接着,“伴夜送秋声”则进一步强调了蝉鸣声在夜晚的延续,如同送走夏日的使者,给人以深秋已至的感觉。

“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两句,诗人通过对比手头的孤独与他人的归去,表达了自己的留恋和不舍,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凄凉。水边这个特定的环境增添了一种清冷的氛围。

“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两句,通过对树木和山峦声音的描绘,以及对夜晚静谧氛围的再现,更深化了诗人孤独感受的刻画。这里的“合”和“横”,也许隐喻着某种自然界与人类情感之间的交织。

最后,“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生”则是对前述氛围的一种总结,无人问津的寂静,以及时间流逝所带来的物是人非之感。这里的“甑”,可理解为古代炊煮食物的器具,表面上积满了尘埃,暗示着久无人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蝉鸣、秋意以及自然环境的声音和形态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淡雅而深远的情感,是一幅动人的秋夜风景画。

作者介绍
赵嘏

赵嘏
朝代:唐   字:承佑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生辰:约806年——约853年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猜你喜欢

西湖山居·其二

壑外泉声冷,林间鸟韵幽。

蝶翻红蓼岸,云涌翠山楼。

白露千岩碧,黄花一径秋。

月明何处笛,趁入涧溪流。

(0)

铁汉楼

公也昔如铁,我来思铸金。

楼前古梅树,骨立冻云深。

(0)

忆昔行·其一

忆昔花丛绝世人,含情宜笑复宜颦。

容华艳艳谁相比,拚却巫阳一片云。

若兰才调韩娥色,锦字回文心线织。

檀槽玉柱按梁州,缠头容易堆狼籍。

邀欢上客郁金堂,拂弦时误顾周郎。

祇道朱颜耀朝日,宁知鶗鴂妒年芳。

年芳一去如飘忽,漠漠绮尘封锦瑟。

翠被馀香俨尚留,彤管新诗从此毕。

鸣佩珊珊迟艳魂,惆怅难逢李少君。

东海仙楼扃玉户,北邙明月照孤坟。

(0)

忆昔行·其一

泠泠石涧旧同游,道左俄惊拱木修。

忆自雀台春锁后,阿谁兼美擅风流。

(0)

怀仙志

施僧衣笥尽零凋,留得罗裙金缕销。

无复嵩山任处士,芳魂谁与韦生招。

(0)

寄怀黄寓庸仙吏

国士清时问薜萝,中原无事海无波。

天游倚剑闻长笑,日醉投壶听雅歌。

白发穷交陈榻少,黄金世态翟门多。

相思双眼天南北,采采芙蓉柰尔何。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