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夜号山木折,石上饥禽啄乾雪。
忍冻寒鸦得并栖,数声啼落前溪月。
银塘波冷双鸳鸯,忽忆春风蘋藻香。
鹡鸰似解游人意,碧水清霄路共长。
天风夜号山木折,石上饥禽啄乾雪。
忍冻寒鸦得并栖,数声啼落前溪月。
银塘波冷双鸳鸯,忽忆春风蘋藻香。
鹡鸰似解游人意,碧水清霄路共长。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荒野中的凄凉景象与生机勃勃的春日之景,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生命的顽强。
首句“天风夜号山木折”,描绘了夜晚狂风呼啸,山林中树木被吹折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凛冽的冬日氛围。接着“石上饥禽啄乾雪”一句,进一步渲染了寒冷与饥饿的环境,一只饥饿的鸟儿在石头上啄食干雪,形象地表现了生存的艰难。
“忍冻寒鸦得并栖”中,“寒鸦”与“忍冻”形成鲜明对比,尽管环境恶劣,但它们依然能够找到一处避寒之地,共同栖息。这句诗蕴含着对生命坚韧不拔的赞美。“数声啼落前溪月”则以鸟鸣打破了寂静,仿佛是冬日里的一抹亮色,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
接下来,“银塘波冷双鸳鸯,忽忆春风蘋藻香”两句,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一幅春日湖面鸳鸯戏水、香气扑鼻的画面。银色的池塘在春风的吹拂下波光粼粼,鸳鸯成双成对,仿佛回忆起春天的温暖与芬芳。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冬日的严寒与春日的温暖进行对比,突出了季节更替的美妙。
最后,“鹡鸰似解游人意,碧水清霄路共长”一句,以鹡鸰鸟理解游人的期待,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理解。碧绿的水面与清澈的天空相连,道路似乎延伸至远方,给人以无限遐想和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夏两季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季节变换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