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禽·其二》
《画禽·其二》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古风

天风夜号山木折,石上饥禽啄乾雪。

忍冻寒鸦得并栖,数声啼落前溪月。

银塘波冷双鸳鸯,忽忆春风蘋藻香。

鹡鸰似解游人意,碧水清霄路共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荒野中的凄凉景象与生机勃勃的春日之景,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生命的顽强。

首句“天风夜号山木折”,描绘了夜晚狂风呼啸,山林中树木被吹折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凛冽的冬日氛围。接着“石上饥禽啄乾雪”一句,进一步渲染了寒冷与饥饿的环境,一只饥饿的鸟儿在石头上啄食干雪,形象地表现了生存的艰难。

“忍冻寒鸦得并栖”中,“寒鸦”与“忍冻”形成鲜明对比,尽管环境恶劣,但它们依然能够找到一处避寒之地,共同栖息。这句诗蕴含着对生命坚韧不拔的赞美。“数声啼落前溪月”则以鸟鸣打破了寂静,仿佛是冬日里的一抹亮色,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

接下来,“银塘波冷双鸳鸯,忽忆春风蘋藻香”两句,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一幅春日湖面鸳鸯戏水、香气扑鼻的画面。银色的池塘在春风的吹拂下波光粼粼,鸳鸯成双成对,仿佛回忆起春天的温暖与芬芳。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冬日的严寒与春日的温暖进行对比,突出了季节更替的美妙。

最后,“鹡鸰似解游人意,碧水清霄路共长”一句,以鹡鸰鸟理解游人的期待,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理解。碧绿的水面与清澈的天空相连,道路似乎延伸至远方,给人以无限遐想和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夏两季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季节变换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送刘介夫·其二

炎荒蜀道宦途长,何处风光不饱尝。

鹿洞旧游时入梦,烦君为我赋新堂。

(0)

如山卜隐初成

湖海萧条岁月迟,江东谁复问潘葵。

易台共我双巾葛,吟社添君一杖藜。

翼健已超尘外网,眼明还看世间棋。

昨冬先献希龄酒,今日迎长又赋诗。

(0)

山中漫述用韵

千帆竟日南还北,堂在危厓坐不扃。

玉枕为谁增地价,松醪从此失天刑。

蒸蒸漫指云为雨,落落虚传石是星。

使者采诗还自赋,清风应许到彤庭。

(0)

次韵答鹅湖费公

清时谁敢爱深山,风雨应惭厦万间。

东国尽容原宪病,西京犹放涑翁閒。

诗传秘阁歌盈耳,药进慈闱笑强颜。

乌鸟情真天鉴在,一封已达九重关。

(0)

慧山书院十五咏·其十三两知亭

天涯一归客,海内两知音。

万古泉声在,应知此老心。

(0)

谢冯佥宪惠文石

昔见石如松,今见石如竹。

如松纹在皮,如竹纹在肉。

纵横金错刀,凌乱锦一幅。

置之山亭中,为案比青玉。

焚香对初阳,古书时展读。

问之赠者谁,仙人粲山麓。

欲报何所将,寒泉手堪掬。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