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用真珠滴夜风。碧筒醇酎气相通。
舌头金液凝初满,眼底黄云陷欲空。
香不断,味难穷。更添春露吸长虹。
饮中妙诀人如问,会得吹笙便可工。
未用真珠滴夜风。碧筒醇酎气相通。
舌头金液凝初满,眼底黄云陷欲空。
香不断,味难穷。更添春露吸长虹。
饮中妙诀人如问,会得吹笙便可工。
这首元代李齐贤的《鹧鸪天》描绘了一幅饮酒品鉴的画面。首句“未用真珠滴夜风”暗示了酒的珍贵和醇厚,犹如珍珠般在夜晚的微风中散发香气。接着,“碧筒醇酎气相通”形象地写出酒通过碧绿的酒筒流淌,与空气中的醇香气息交融。
“舌头金液凝初满,眼底黄云陷欲空”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形容酒入口后带来的美妙感受,仿佛舌尖上的液体凝结成金色,而视觉上似乎眼前黄酒如云,令人陶醉其中,几乎忘我。
“香不断,味难穷”进一步强调酒的持久香气和丰富味道,使人回味无穷。最后一句“更添春露吸长虹”,将酒比作春露,饮下后仿佛能汲取天地精华,甚至幻化出彩虹般的奇妙效果。
结尾处,“饮中妙诀人如问,会得吹笙便可工”揭示了饮酒的深层意蕴,暗示懂得品酒之人如同吹奏笙笛般,能把握到生活的韵律和精髓。整首词以饮酒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馀春去已远,绿水涵新塘。
渐爱树阴密,初迎蕙风凉。
高亭可四望,绕郭青山长。
野色晚更好,岚曛共微茫。
幽怀不可写,雅咏同谁觞。
明月如慰我,开轩送清光。
嗟我久不见韩子,如读古书思古人。
忽然相逢又数日,笑语反不共一樽。
谏垣尸居职业废,朝事汲汲劳精神。
子华笔力天马足,驽骀千百谁可群。
嗟予老钝不自笑,尚欲疾走追其尘。
子华有时高谈骇我听,荣枯万物移秋春。
所以不见令我思,见之如饮玉醴醇。
叩门下马忽来别,高帆得风披飞云。
离怀有酒不及写,别后慰我寓于文。
名郎出粉闱,佳郡古关西。
几驿秦亭尽,千山蜀鸟啼。
朱轮照耕野,绿芋覆秋畦。
向阙应东望,云深陇树迷。
树阴初合苔生晕,花蕊新成蜜满脾。
莺燕各归巢哺子,蛙鱼共乐雨添池。
少年春物今如此,老病衰翁了不知。
饱食杜门何所事,日长偏与睡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