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人心不可淳,此公祠庙至今新。
能知有母真良友,若解分财已古人。
倦客饱看翻覆手,短歌聊当送迎神。
略嫌慷慨龙门笔,尚有恩仇气未驯。
谁道人心不可淳,此公祠庙至今新。
能知有母真良友,若解分财已古人。
倦客饱看翻覆手,短歌聊当送迎神。
略嫌慷慨龙门笔,尚有恩仇气未驯。
这首诗《鲍叔祠》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对鲍叔祠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对鲍叔牙高尚品德的敬仰之情。鲍叔牙是春秋时期齐国的贤臣,以知人善任、无私奉献而著称。
首联“谁道人心不可淳,此公祠庙至今新”开篇即表达了对人心淳朴的肯定,并以鲍叔牙祠庙的长久保存,象征着其精神的永恒流传。颔联“能知有母真良友,若解分财已古人”进一步赞扬了鲍叔牙对母亲的孝顺和对朋友的慷慨,显示了他的道德品质超越了时代。
颈联“倦客饱看翻覆手,短歌聊当送迎神”则通过一个旅人的视角,描述了在鲍叔祠前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鲍叔牙精神的深切缅怀。尾联“略嫌慷慨龙门笔,尚有恩仇气未驯”则以一种略带遗憾的口吻,指出虽然鲍叔牙的文笔慷慨激昂,但仍有恩怨未尽,暗示了他虽为贤臣,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仍存在不足之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鲍叔祠的描写,不仅颂扬了鲍叔牙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