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送人地,人去见波涛。
东路离居久,西风病骨高。
背墙施枕簟,当暑着绨袍。
颇悟无生理,蝉声在远皋。
海门送人地,人去见波涛。
东路离居久,西风病骨高。
背墙施枕簟,当暑着绨袍。
颇悟无生理,蝉声在远皋。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卧病》。诗中描绘了诗人卧病在床,面对自然界的景象和内心情感的复杂交织。
首句“海门送人地,人去见波涛”以海门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送别图景,人已离去,留下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暗示了离别的哀愁与深远的情感。接着,“东路离居久,西风病骨高”两句,将时间与空间的跨度拉长,表现了诗人长时间远离家乡的孤独与疲惫,西风拂过,更添几分病态的凄凉。
“背墙施枕簟,当暑着绨袍”则展现了诗人病中的生活状态,虽处炎热夏季,却穿着厚重的绨袍,背靠墙壁,铺上枕席,形象地描绘出病体的虚弱与对舒适环境的渴望。最后,“颇悟无生理,蝉声在远皋”两句,诗人通过观察远处的蝉鸣,反思生命的无常与有限,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卧病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连峰插天互相属,仄径苍苍但烟雾。
折坂盘云伛偻上,后人顶接前人足。
刚得稍平喘初定,当面?砑更生惧。
崖转峰回石磴通,涧横溪断疑无路。
怪石崚嶒势欲压,狞龙张髯老蛟怒。
岚翠时凝过客衣,云气直绕行人屦。
我来九月际深秋,绝顶群峰看错互。
扶桑晞发红日近,举手欲邀羲轮驻。
天风吹我生羽翰,恨无谢眺惊人句。
上如登天下亦难,著意攀援慎举步。
此景此生得未曾,挥毫记取烟霞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