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乞食僧》
《乞食僧》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擎钵貌清羸,天寒出寺迟。

朱门当大路,风雪立多时。

似月心常净,如麻事不知。

行人莫轻诮,古佛尽如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sēng
táng / guànxiū

qíngmàoqīngléitiānhánchūchí
zhūméndāngfēngxuěduōshí

yuèxīnchángjìngshìzhī
xíngrénqīngqiàojìn

注释
擎钵:手持空钵,指僧人化缘。
清羸:形容人清瘦、虚弱。
朱门:富贵人家的大门,象征权势或财富。
行人:路人,过客。
轻诮:轻易嘲笑,轻视。
古佛:比喻历经沧桑、默默承受的长者或哲人。
翻译
他手持空钵,身形清瘦,在寒冷的天气中迟迟走出寺庙。
他站在大路上,面对朱门,顶着风雪站立了许久。
他的内心像明月般纯净,对外界纷扰之事却一无所知。
过路的人不要轻易嘲笑,古来的佛都是这样默默承受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里,一位和尚走出寺庙,手持钵碗去乞食的情景。"擎钵貌清羸"中“钵”是僧人用来化缘乞食的器具,“清羸”则形容其神态之清贫而又羸弱。"天寒出寺迟"写出了冬日里和尚出门的迟缓,可能是因为天气寒冷。

接下来的“朱门当大路”一句,是说红漆的门扉正对着宽阔的大道,这里的“朱门”常指豪门巨宅,但在这里也暗示了一种孤独与隔绝。"风雪立多时"则写出了长时间内持续的恶劣天气。

诗人的心境通过“似月心常净,如麻事不知”这两句表达出来,和尚的心如同明月般清净,而对世间纷争如麻的事物却是一无所知,一种超脱尘俗的宁静与淡泊。末了的"行人莫轻诮,古佛尽如斯"警示过路行人不要轻易嘲笑乞食的和尚,因为历代高僧都是这般超然物外。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冬日乞食图,更通过和尚的形象传达了对清净、淡泊与超脱世俗的赞美。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荆州太守刘永母挽诗·其一

喜闻春意回南郡,遽报凄风起北堂。

卧辙攀辕空满路,麻衣血泪使人伤。

(0)

题梅寄钟天锡宪副·其二

故家共住西江上,为托梅花寄远思。

无限乡园清白意,与卿同结岁寒期。

(0)

新桥驿·其二

官船挝鼓夜过半,起视星河尽转西。

津吏临流迎下缆,人家两岸曙鸣鸡。

(0)

题道会刘处常画·其五

楼阁参差照紫霞,黄茅冈上羽仙家。

几时携酒楼中坐,醉看金华与玉华。

(0)

题竹寄杨伯升

夏口驿前风物清,幽居萧散澹无营。

一枝岁暮清于玉,为托筼筜寄远情。

(0)

题蒋婿重画

溪鸟溪花似越中,山林清出水西东。

谁知白发红尘客,钓艇常怀张子同。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