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始衿袂分,十载再相逢。
于时客益州,俱在行李中。
不暇语衮衮,至今恨匆匆。
惟昨一麾守,其守百乘同。
乃翁持使节,顾予属提封。
君归问寝门,遣书托风通。
冀君或少留,解绶将往从。
翻然先我去,划若高飞鸿。
经行武都间,古来多英雄。
前吊大耳儿,追怀隆准公。
坏道想流马,深山埋卧龙。
试寻所筑坛,榛荒草蒙茸。
咏歌意有托,嗤点昔未工。
才大当盛年,气豪念勇功。
老夫犹少陵,志堕身亦穷。
独思百丈潭,俯临衰病容。
忆始衿袂分,十载再相逢。
于时客益州,俱在行李中。
不暇语衮衮,至今恨匆匆。
惟昨一麾守,其守百乘同。
乃翁持使节,顾予属提封。
君归问寝门,遣书托风通。
冀君或少留,解绶将往从。
翻然先我去,划若高飞鸿。
经行武都间,古来多英雄。
前吊大耳儿,追怀隆准公。
坏道想流马,深山埋卧龙。
试寻所筑坛,榛荒草蒙茸。
咏歌意有托,嗤点昔未工。
才大当盛年,气豪念勇功。
老夫犹少陵,志堕身亦穷。
独思百丈潭,俯临衰病容。
这首宋诗是晁公溯对友人郭中行自汉中寄来的近作的回应。诗中回忆了两人十年前的初次相识,感慨时光荏苒,十年后再聚,各自奔波在外。诗人表达了未能详谈的遗憾和对友人赴任的期待,希望他能稍作停留。然而,郭中行却如鸿雁般迅速离去,这让诗人感到失落。
诗人沿途经过武都,感叹此地历来英雄辈出,联想到刘备和诸葛亮等历史人物。他想象郭中行可能在寻找那些英雄遗迹,如诸葛亮的祭坛,如今已荒芜不堪。诗人借古迹寄托自己的情感,认为郭的才华应在盛年展现,而自己则像杜甫一样,虽有壮志但身世困顿。
最后,诗人独自怀念百丈潭,那潭水似乎映照出他衰老病弱的形象,表达了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历史与个人命运,体现了宋诗的深沉与内敛。
徂徕大夫擅高节,罗浮仙子应同流。
亦有淇园古君子,相伴幽人同一楼。
幽人襟怀绝尘垢,共结寒盟号三友。
百年大梦杳难醒,万古清风长不朽。
贤孙佐郡闽海东,宦成回首归兴浓。
重搆危楼题旧扁,欲修先绪追前踪。
岁暮群芳尽凋歇,三友敷荣心似铁。
相看一笑天地春,权门炙手从渠热。
絮扑东邻,艳阳斜、小浃罗衣香汗。
兰汤试否,裍语杜鹃花畔。
窗纱闭响,想卸到、画鸾裙裥。
知尚怯、一缕微风,逗得玉肌寒浅。移时暗闻水溅。
是冰绡三尺,轻匀湿遍。梨花镜里,带雨自怜春软。
窥墙未许,肯帘外、侍儿金赚。
应怕有、雏燕雕梁,看人未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