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嬴为吕秦已亡,不待肉袒军门降。
避世不但桃源人,秦宫女子华山藏。
草衣木食猿鹤侣,花开叶脱惊寒暑。
咸阳回首楚炬红,百二山河谁是主。
忆昔同随玉辇踪,承恩直入阿房宫。
屈指于今几人在,白杨冢上生悲风。
蛾眉羞见秦为虏,宁化山头石,不作降王妇。
谁道人生妇人苦,秦宫莫叹成劫灰,君不见当时骊山哭妖母。
易嬴为吕秦已亡,不待肉袒军门降。
避世不但桃源人,秦宫女子华山藏。
草衣木食猿鹤侣,花开叶脱惊寒暑。
咸阳回首楚炬红,百二山河谁是主。
忆昔同随玉辇踪,承恩直入阿房宫。
屈指于今几人在,白杨冢上生悲风。
蛾眉羞见秦为虏,宁化山头石,不作降王妇。
谁道人生妇人苦,秦宫莫叹成劫灰,君不见当时骊山哭妖母。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女性命运的悲剧。开篇“易嬴为吕秦已亡”,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历史的更迭,暗示着权力的更替和时代的变迁。接着,“不待肉袒军门降”一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不屈服于强权的赞颂,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中弱者的同情。
“避世不但桃源人,秦宫女子华山藏”两句,将视角转向了隐居的女性形象,她们远离尘嚣,选择在深山之中寻求内心的宁静,这不仅是对逃避现实的一种表现,也是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追求。
“草衣木食猿鹤侣,花开叶脱惊寒暑”描绘了一种简朴而自然的生活状态,与外界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
“咸阳回首楚炬红,百二山河谁是主”则将目光投向历史的深处,通过对秦朝灭亡的回顾,表达了对权力更迭、江山易主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
“忆昔同随玉辇踪,承恩直入阿房宫”回忆了昔日的荣华与辉煌,与后文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了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屈指于今几人在,白杨冢上生悲风”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哀叹,以及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蛾眉羞见秦为虏,宁化山头石,不作降王妇”通过对比,强调了女性在历史中的坚韧与尊严,即使面对强权也不愿屈服,宁愿选择牺牲自我,也不愿成为俘虏。
“谁道人生妇人苦,秦宫莫叹成劫灰,君不见当时骊山哭妖母”最后,诗人以反问和劝慰的口吻,指出人生的苦乐并非单一由性别决定,历史的悲剧不应仅归咎于女性,而是整个社会和历史进程的产物。同时,通过骊山哭妖母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悲剧的理解,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反思历史。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历史、人性、命运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由、尊严、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述职臣踰万,褒旌仅十贤。
问渠谁第一,羡子独为先。
宴赐珍羞富,衣颁锦绣鲜。
辞朝加宝褚,乘传给官船。
盛典昭明世,殊恩迈舜年。
宰臣思效法,民吏候归旋。
异绩中牟并,仁声密县肩。
身临百里地,名纪九重天。
美化施仍洽,贞心秉益坚。
会看膺特诏,补衮五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