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中观世道,一一总非真。
龃龉英贤诎,依冯鄙贱伸。
狂澜乘飓势,枯木借藤春。
何似都忘著,沈潜自养神。
静中观世道,一一总非真。
龃龉英贤诎,依冯鄙贱伸。
狂澜乘飓势,枯木借藤春。
何似都忘著,沈潜自养神。
这首诗名为《静中》,是宋代僧人释文珦的作品。诗人以静观的态度审视世间万象,认为世间万物并非永恒真实,充满了矛盾与不公。他观察到才华出众的人有时会遭受挫折(“龃龉英贤诎”),而卑微者却可能因依附权贵而暂时得势(“依冯鄙贱伸”)。接着,诗人通过比喻,描绘了社会如狂风巨浪中动荡不定,连枯木也能凭借外力获得生机(“狂澜乘飓势,枯木借藤春”)。
然而,诗人并不赞同这种表面的浮沉,他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脱世俗,忘却名利,潜心修炼内心,保持精神的宁静与自养(“何似都忘著,沈潜自养神”)。整首诗寓含哲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内心修养的追求。
昨日又今日,千山复万山。
道途常畏险,身世每思閒。
有役吟情涩,无忧酒量宽。
一官聊自慰,未必误儒冠。
峨峨空同山,巨镇峙江右。
岌嶪凌穹苍,磅礴踞坤垕。
灵山在平川,突起峰峦秀。
何年构禅宫,金碧绚晴昼。
深渊每潜龙,空岩疑伏兽。
铁石嘘凉云,珠泉泻寒溜。
连林竹影移,满道松阴覆。
涧流响琴筑,岫势列笾豆。
木客听讲经,山鬼伏施咒。
万景自森罗,百灵谁领袖。
今逢三月春,草木正芳茂。
奉陪贤别驾,幸尾车尘后。
游览谩徘徊,唫哦应逗遛。
小酌酒味醇,初煮茶香透。
我侯德政传,十邑期借寇。
何当拜丹墀,鸿胪为敷奏。
偶坐古庙垣,趁此公事馀。
因得雅怀适,更喜吟眸舒。
遐思山谷士,皎皎同白驹。
形迹脱物外,声名播中区。
自知志有在,凡欲无所须。
肯立齐王门,所好异瑟竽。
冥鸿不可弋,驰马不受拘。
何为书咄咄,谋拙守一隅。
机深计非左,嗜浅形自臞。
当今圣明君,苍生望来苏。
沾濡德泽广,宽大法网疏。
愿鼓南薰弦,至治如有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