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庇山记皮陆诗,纪述茶事真历历。
枕流亭北池七里,万仞插天双石壁。
悬崖倒挂天银河,武敏尚存西楚迹。
昔贤招寻多好事,例以姓字刊岩石。
青琼绿髓茶始生,报春鸟鸣山昼寂。
茶民研膏柏黑粘,香焙凿山深二尺。
急程苞贡御帘开,宫娥进水倾寒碧。
只今玉食岁不供,旧事独有山英识。
羁人水厄不厌数,耿耿不寐几通昔。
他日重来觅旧题,应叹流年如矢激。
李庇山记皮陆诗,纪述茶事真历历。
枕流亭北池七里,万仞插天双石壁。
悬崖倒挂天银河,武敏尚存西楚迹。
昔贤招寻多好事,例以姓字刊岩石。
青琼绿髓茶始生,报春鸟鸣山昼寂。
茶民研膏柏黑粘,香焙凿山深二尺。
急程苞贡御帘开,宫娥进水倾寒碧。
只今玉食岁不供,旧事独有山英识。
羁人水厄不厌数,耿耿不寐几通昔。
他日重来觅旧题,应叹流年如矢激。
这首诗《明月峡》由宋代诗人葛胜仲所作,描绘了明月峡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明月峡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的交融。
“明月峡”作为题目,即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此地的美丽与神秘。诗人在开头便以“明月”为引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接着,诗人通过“万仞插天双石壁”、“悬崖倒挂天银河”等描绘,展示了明月峡的雄伟壮观,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壮丽的自然景观之中。这些形象化的语言,不仅勾勒出了山川的壮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武敏尚存西楚迹”一句,则将历史的厚重感融入其中,暗示了明月峡曾是古代战场的遗址,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昔贤招寻多好事,例以姓字刊岩石”则表达了对过往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迹的敬仰之情,体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和谐共存。
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茶事的描述,通过“青琼绿髓茶始生”、“茶民研膏柏黑粘”等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茶农们辛勤劳动的场景。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加深了读者对于当地风土人情的理解。
最后,“只今玉食岁不供,旧事独有山英识”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事物可能会逐渐被遗忘。而“羁人水厄不厌数,耿耿不寐几通昔”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羁人”的形象,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不舍与怀念。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历史、文化、情感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的独特洞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葛胜仲成功地将明月峡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融为一体,给读者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尘居苦喧嚣,禅房爱清旷。
及兹淹信宿,俗虑俱涤荡。
是时仲冬秋,南天寒未壮。
微云忽已收,薄霜犹可望。
从席罗嘉蔬,开樽出清酿。
惟应效真率,安用学排当。
形忘饮颇狂,耳热歌自放。
诗成一绝倒,琴罢倍惆怅。
淳音风雅前,古调羲轩上。
哇淫杂桑濮,雉雊牛鸣盎。
愿言复心声,千载起沦丧。
闽山灌木翳先庐,七十炎荒更久居。
君倘朝京烦一问,老妻弱子近何如。
木绵庵畔瘴云愁,犹恋湖山一壑秋。
从道黄粱俱一梦,几人解上五湖舟。
《二十七日晚到万安县县令冯仲文来问劳翌日登岸观故宋贾相秋壑所居故址左城隍祠右社稷坛中为龙溪书院其后二乔木郁然云贾相生于此书院旧甚盛田多于邑学今归之官独旧屋前后二间中存先圣燕居像左四公木主徘徊久之当宋季年君臣将相皆非气运方兴者敌襄樊无策可救江左人材眇然无可为者譬之奕者不胜其偶无局不败是时有识者为崔菊坡叶西麓无已则为文山李肯斋可也而痴顽已甚贪冒富贵国亡家丧为千载骂笑而刻舟求剑者乃区区议其琐琐之陈迹悲夫因赋二绝如罪其羁留信使之类皆欲加之罪之辞也·其一》【明·张以宁】木绵庵畔瘴云愁,犹恋湖山一壑秋。从道黄粱俱一梦,几人解上五湖舟。
https://shici.929r.com/shici/TDtDbfc6Pq.html
家住翠屏溪上头,思莼空结半生愁。
今朝初洗红尘梦,烟雨西江满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