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上春雩昔我从,江东秋试忽君逢。
争期出榜先题姓,岂料承恩不在容。
尘海浪踪归失马,雨楼乡思感鸣蛩。
锦标夺取三年后,始信吾曾报士龙。
汴上春雩昔我从,江东秋试忽君逢。
争期出榜先题姓,岂料承恩不在容。
尘海浪踪归失马,雨楼乡思感鸣蛩。
锦标夺取三年后,始信吾曾报士龙。
这首明代边贡所作的《送汪生下第还歙》诗,描绘了友人汪生参加秋试未中,返回家乡歙县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勉励之情。
首联“汴上春雩昔我从,江东秋试忽君逢”,以“汴上春雩”和“江东秋试”为背景,点明了友人汪生参加秋试的地点和时间,同时暗含了对友人赴试的期待与祝福。
颔联“争期出榜先题姓,岂料承恩不在容”,表达了对友人期望在榜单上先题姓名的祝愿,却意外得知未能中选的失落,情感转折自然,展现了对友人未中之结果的惋惜。
颈联“尘海浪踪归失马,雨楼乡思感鸣蛩”,运用比喻手法,将汪生的归途比作在尘世中漂泊,如同失蹄的骏马,表达了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同情;同时,“雨楼乡思感鸣蛩”则通过雨中的蟋蟀叫声,寄托了友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情感细腻而真挚。
尾联“锦标夺取三年后,始信吾曾报士龙”,寄语友人在未来的三年里,希望他能坚持不懈,最终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成功的信心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未中之遗憾,也有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