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有生初,蠢蠢不知几。
血气均有欲,扰扰靡穷已。
伯益烈山泽,庭氏挟弓矢。
驱除或未尽,遗类复纷靡。
岂惟枭鸟恶,亦有伯劳氏。
琐琐至微物,凶悖乃如此。
不思天壤间,万物虽异类。
子之于父母,恩爱均一理。
卵翼哺尔成,胡为遽忘义。
昔闻乌反哺,羔羊能跪乳。
蜂蚁识君臣,豺狼知父子。
寄语当世人,为此勿为彼。
呜呼有生初,蠢蠢不知几。
血气均有欲,扰扰靡穷已。
伯益烈山泽,庭氏挟弓矢。
驱除或未尽,遗类复纷靡。
岂惟枭鸟恶,亦有伯劳氏。
琐琐至微物,凶悖乃如此。
不思天壤间,万物虽异类。
子之于父母,恩爱均一理。
卵翼哺尔成,胡为遽忘义。
昔闻乌反哺,羔羊能跪乳。
蜂蚁识君臣,豺狼知父子。
寄语当世人,为此勿为彼。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生命起源和自然界的敬畏之情,通过对比人与动物的行为来反思人类道德的失落。诗中“呜呼有生初,蠢蠢不知几”两句表达了对生命起始的好奇与无知,而"血气均有欲,扰扰靡穷已"则揭示了生命中普遍存在的欲望和挣扎。接下来的“伯益烈山泽,庭氏挟弓矢”两句似乎在讲述远古的人类如何与自然界搏斗,通过“驱除或未尽,遗类复纷靡”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控制。
然而,这种征服并非总是出于正义,诗中指出了伯劳氏的恶行,以及“琐琐至微物,凶悖乃如此”的描写,更深化了对人性的批判。最后,“不思天壤间,万物虽异类”一句表达了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的渴望,而“子之于父母,恩爱均一理”则强调了血缘关系中的道德。
通过“卵翼哺尔成,胡为遽忘义”两句,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会忽略最基本的道德?而"昔闻乌反哺,羔羊能跪乳。蜂蚁识君臣,豺狼知父子"则通过对动物行为的描述,强调了自然界中存在的秩序和忠诚。
诗歌最后以“寄语当世人,勿为彼”结尾,似乎在警示现世的人们,不要忘记这些基本的道德教诲。这首诗不仅是对生命本源的探索,也是一种对人类行为的深刻反思。
吾爱裴晋公,眇然如子房。
功成廊庙上,退身绿野堂。
飘飘芰荷衣,萧散遗轩裳。
佳宾日宴会,高论著文章。
清风激壶矢,曲水泛羽觞。
凉台抗高云,绮席含秋霜。
燠馆通窈窕,嘉树迎朝阳。
岂不念所事,四序迭相当。
达观天地间,为乐殊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