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洞从今适所归,山光物色旧依依。
云收雨歇黄龙伏,天霁樊开白鹤飞。
漱石齿沾玄酒淡,括囊弦静太音稀。
仙群定合饶予懒,得振衣时且振衣。
七洞从今适所归,山光物色旧依依。
云收雨歇黄龙伏,天霁樊开白鹤飞。
漱石齿沾玄酒淡,括囊弦静太音稀。
仙群定合饶予懒,得振衣时且振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归自然后的宁静与喜悦。首联“七洞从今适所归,山光物色旧依依”表达了诗人对回归自然的满足感,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属地,山川景色依旧令人眷恋。颔联“云收雨歇黄龙伏,天霁樊开白鹤飞”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黄龙隐伏象征着内心的沉稳,白鹤飞翔则预示着自由与超脱。颈联“漱石齿沾玄酒淡,括囊弦静太音稀”进一步描绘了回归自然后的生活状态,漱石饮泉,齿沾玄酒,生活简朴而自在;括囊弦静,太音稀少,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尾联“仙群定合饶予懒,得振衣时且振衣”表达了诗人对于仙人般生活的向往,以及在适当时候振作精神的态度,既体现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也蕴含了对现实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回归自然后的平和心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野性颇爱山,逢山便欲住。
那知此山中,幽胜复无数。
桃花艳春津,鳞鳞踏前路。
沈绿注芳池,悠扬滋暖露。
本非无垢人,幸可洗尘雾。
石壁奔云泉,聆风俨韶濩。
亭花映人肉,狂吟欲仙去。
灵窍覆千钟,贪看忘故步。
秾纤半帘日,流光不肯驻。
世俗未能遗,沈吟返三顾。
言寻朝阳岩,烟日初弄影。
清晖媚幽姿,散步得妙领。
连娟浮岩崿,远目试一骋。
俯瞰潇水流,含漪渺千顷。
探奇下幽窟,潜蛟舞浪井。
虚徐清风来,萧洒俗缘屏。
林梢法华寺,断梦凄以冷。
清音非弦匏,吟啸坐日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