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停车泪暂止,为把功名奏天子。
静得胡尘唯妾身,汉家文武合羞死。
昭君停车泪暂止,为把功名奏天子。
静得胡尘唯妾身,汉家文武合羞死。
这首诗描绘了王昭君在出塞途中短暂停驻时的情感与决心。"昭君停车泪暂止",形象地写出她强忍泪水,决定将个人的离愁暂且放下,转而以国家大义为重。"为把功名奏天子",表达了她希望凭借自己的才貌和智慧,为汉朝争取和平与荣誉的决心。
接下来的两句"静得胡尘唯妾身,汉家文武合羞死",则展现了昭君对当前局势的清醒认识和对汉朝文武官员的无声谴责。她认为自己一人之力可以换来边疆的安宁,而那些文武官员却无能为力,这使得他们显得无比羞愧。诗人通过昭君的形象,寓言性地批评了当朝统治者的懦弱和无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昭君的视角,表达了对个人命运与国家责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揭示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统治者期望的讽刺。智圆和尚的笔触简洁有力,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大木生何许,乃在泰山隈。
泰山崖石裂,怒水响如雷。
浸润长膏液,根株日以培。
纵历千百载,霜雪不能摧。
长安天子诏,欲筑九层台。
台上搆宫殿,青云共徘徊。
匠氏走海内,博求栋梁材。
万夫治道路,挥斧重林开。
大器当大用,小器易剪裁。
有如豪侈士,踪迹困尘埃。
适可厚自养,毋为兴叹哀。
古人制昏礼,所贵在人伦。
冠笄年既迈,受币方交亲。
后世虽偷薄,十中五犹遵。
如何至今日,彝典俱湮沦。
男痴已合配,女幼皆成姻。
安知虑夭寿,奚暇占吉辰。
媒妁走市井,鼓吹喧城闉。
百年祗仓卒,大事为因循。
问之何遽然,诏云选佳人。
传闻至太甚,意失非本真。
正道难化俗,讹言易惑民。
于初苟不慎,其末弊将臻。
寄声秉钧者,风俗何时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