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展卷瞻遗像,今日停车谒旧祠。
有命不因廷杖死,无人敢向逆鳞披。
左迁再起心逾壮,遗嘱千言我亦悲。
宿望诸公空袖手,欷歔碑记又何为。
昔年展卷瞻遗像,今日停车谒旧祠。
有命不因廷杖死,无人敢向逆鳞披。
左迁再起心逾壮,遗嘱千言我亦悲。
宿望诸公空袖手,欷歔碑记又何为。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金朝觐对杨椒山先生祠的拜谒感怀之作。首联“昔年展卷瞻遗像,今日停车谒旧祠”描绘了诗人从过去通过书籍了解杨椒山的形象,到如今亲临祠堂瞻仰其遗容的场景转换,表达了对先贤的追思与敬仰。
颔联“有命不因廷杖死,无人敢向逆鳞披”运用典故,赞扬杨椒山先生在面对权贵的打压时,虽有生命之危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暗含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指出无人敢于反抗强权。
颈联“左迁再起心逾壮,遗嘱千言我亦悲”描述了杨椒山先生即使被贬官后再次起用,其内心依然坚定壮志的情景,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杨椒山遗嘱的深切哀悼之情。
尾联“宿望诸公空袖手,欷歔碑记又何为”则表达了对当时官员面对不公不义之事袖手旁观的不满,以及对历史记载的反思,暗示了对社会正义缺失的忧虑。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杨椒山先生生平事迹的回顾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不仅表达了对先贤的崇敬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批判态度。